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吴冠中:油画民族化的实践者
作者:孟菁苇
图片
图片


    图一:著名画家吴冠中
图二:吴冠中画作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
  著名画家吴冠中于2010年6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是现代中国代表画家之一,毕生致力于推进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吴冠中的画作一直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奇葩。一生画作总成交额达17.8亿元,在中国所有画家中,仅以4000万元之差逊于齐白石。画作《交河故城》曾拍出4070万元的天价,创造了当时中国艺术家在全球最高成交纪录。他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巨大损失。为了表示哀悼,本报记者特采访了与他生前有过交往的著名评论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刘心亮,以示我们的怀念。
  刘心亮说,吴冠中做人非常真诚,对待艺术非常认真,他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大师。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领军人物。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在国画中有油画的味道,在油画中有国画的味道,他一直在不懈地探索二者的结合。因此有人说,吴冠中是油画民族化的实践者,又是中国画现代画的先行者。
  刘心亮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末,我当时正在读大学,在《江苏美术》杂志上看到了他发表的3篇文章,即‘论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和‘内容决定形式?’。应该说,从吴冠中先生开始,才把绘画的一些基本规律,比如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等概念提出来。再有就是把中国画的点、线、面抽取出来,以高度概括、简约、纯粹的点、线、面组成新的绘画形象,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音乐感,以及形式美的绘画。吴冠中先生始终将唯美作为自己画品的追求,他的绘画永远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
  在吴冠中的油画作品中,他又将中国的传统审美融入其中,这也正是他一贯倡导的油画民族化理念的体现。但是他所谓的民族化并非纯粹的狭隘的,而是一种大民族、大美术的概念,是完全站在一种国际化立场及角度,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是一种具有东方审美的油画。
  刘心亮回忆说,吴冠中先生的一生敢说真话。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绘画形式和抽象美的观点,在美术界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同时也招来了守旧者们的批判。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吴冠中先生又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其实,吴冠中先生的这句话是针对当时中国画的发展现状提出来的,其本意是希望中国绘画艺术不要固守传统。”应该说,吴冠中先生对中国绘画艺术尤其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有其自己的建树。而且是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这一点是他最大的贡献。还有就是他对当下画院的体制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应取消画院”,他的这一说法同样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他强调,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应该像宗教徒一样真诚、虔诚,同时对于现状的不满,又应该以一个革命家的姿态去面对,把艺术事业作为一种非常崇高的事业。
  吴冠中是中国籍画家中唯一一位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这是一个具有世界级水准的荣誉。1996年在大英博物馆举办个展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地位,其作品拍卖价格更是一路飙升:1989年彩墨作品《高昌遗址》在香港苏富比以187万港元拍出;2005年,在北京荣宝春,他的一幅《黄土高原》以1870万元拍出;2005年秋季在北京保利拍卖的一幅《鹦鹉天堂》以3025元万成交;2007年在保利春季拍卖中,他的一幅《交河故城》以4070万元成交;今年6月瀚海春拍,他的一幅《长江万里图》卖到了5712万元,创下了吴冠中画作的历史最高价。
  吴冠中先生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作品将永驻,永远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享受。吴冠中先生的离去,是艺术界的巨大损失,他的艺术人生启示后人:做艺术应该永远像宗教徒那样虔诚。 (本文图片为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
吴冠中生平简历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出版有《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吴冠中:油画民族化的实践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