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渴望:何时能为中国军团欢呼
作者:胡军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随着116分钟的一脚绝杀,令众多球迷牵肠挂肚的南非世界杯终于画上了完满的句号,西班牙人最终以1:0击败夺冠呼声甚高的荷兰队,历史性地第一次奋勇捧起了大力神杯。
  然而,许多中国球迷在观看世界杯的时候,心里总是莫名地泛起一种苦涩的滋味和感慨: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中国,为什么总是与世界杯那么遥远?难道中国的球迷真的只能永远作为真正的“看客”吗?中国的体育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到底怎么了?

幸福的苦涩

“谁赢球,谁夺冠对我们来说都一样,都是精彩足球,”7月12日凌晨,刚刚从酒吧看球出来的吴先生一行难掩连日“征战”的幸福和倦容,三言两语就流露出了难以渲泄的抑郁:“这么跟你说吧,中国球迷是世界杯最为公正的球迷,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只要踢得好,踢得有精、气、神,我们都喜欢看,都会欢呼、喝彩、加油。当然,我们更希望在场上拼搏的是中国的足球运动员,捧起大力神杯的是中国队。”
  从本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赛程来看,比赛结果风云变幻,持续了前几届世界杯所表现的“强队不强、弱队不弱”状况再次上演:上届冠亚军意大利队、法国队小组赛即遭淘汰;赛前声称誓夺冠军的朝鲜队经过英勇拼搏,最终落得32强垫底;日本队、韩国队奋勇杀入16强;创造本届世界杯最大比分的葡萄牙队止步16强;而巴西队、阿根廷队等夺冠热门球队先后止步8强。“说实在的,很难给我们这帮看球的球迷下一个更为准确的地域定义,中国球迷?亚洲球迷?世界球迷?最好的,也是最为模糊的概念或者最为准确的定义应该叫世界杯球迷!我们看的只有世界杯,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国界,是全世界最无私、最公正的球迷!”在被记者问及观看世界杯的感受时,已经把20天的年假全部奉献给世界杯的资深球迷戴先生的表情有些木讷:“朝鲜队在场上拼搏的时候我们在呐喊、加油,韩国队、日本队奋战进入16强我们也在呐喊、加油,进入淘汰赛以后,我们更是为每一支英勇拼杀的球队在加油,包括最后的冠军争夺战。真的,我们很投入,我们在享受高水平足球比赛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激情,虽然,我们看不到我们最想看到的中国队。”
  不过,资料显示,被广大中国球迷寄予厚望、国家重金投入的中国国家足球队仅于2002年历史性地首次闯入韩日世界杯决赛圈,比赛成绩为小组赛3战全败,未进一球,失9球。2006年世界杯的战绩与本届世界杯成绩一样,小组未能出线。

不得不做的反思

  近年来,由于中国国家足球队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加上国内足球圈的赌球丑闻,网络上一直热传着一则由网友编纂的恶搞笑话,极富讽刺意味:“中国人问上帝:‘我们中国队什么时候能获得世界杯冠军?’没想到上帝哭了:‘呜呜呜……我是看不到了!’”更有网友尖锐地指出:“堂堂13亿人口的中国,国家每年投入那么多钱搞足球运动,难道还挑不出11个能堂堂正正地站在世界杯赛场的男人吗?”
  在看完朝鲜队在小组赛中,经英勇拼搏,1:2不敌巴西后,被中国球迷呢称为“快刀浪子”的前国脚高峰不禁感慨:“中国人必须要学习朝鲜人的血性,哪怕只学到一半,我想中国足球也不至于长期当世界杯的看客。”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于2007年3月13日发布的人口情况修订报告显示: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为67亿。2005年1月6日,是中国13亿人口日。而据统计,本届世界杯32强球队所在国家总人口数仅约为15亿。“问题的根源不是多少人,世界杯不是人海战术,是11人对11人的公正比赛,除了众所周知的所谓血性、技术、体能等等因素,真正让中国人沦为世界杯看客的根源是机制,运动员选拔、训练和教育机制!说实在的,不用某些人来谈什么举国办体育、办足球,中国体育一直是举国在办,一直是由国家每年直接投入巨资来支持。”
  以足球为例,中国早已形成了县、市、省、国家四级选拔、训练和教育体系,加上足球俱乐部和民办足球学校,足球基础不可谓不好。曾经专业从事体育运动近10年的前专业运动员贺先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说法揭开了足球行业发展受限的黑幕一角:“与我们当运动员的时候相比,现在真正有运动天赋的运动人才,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容易被埋没。现在还有多少教练像以前真正为体育事业而奉献的教练一样,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发现运动员苗子呢?另外,在运动员培训和教育方面,现在还有多少教练把体育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呢?”,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并不彻底的职业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把足球当成职业,当成谋生的工具甚至摇钱树,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赌球、操纵比赛、根据运动员家庭背景甚至礼金来决定可否上场,本该凭实力争取的逐级选拔机会成了钱权交易的温床。可以想象,这样逐级选送上来,最终进入国家队、专业队的运动员,很难保证是货正价实的真正实力者。贺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下面的很多比赛,在开赛之前,各队教练就会互相私下沟通好,然后就会给下面的运动员下达诸如“碰到哪个哪个队不能真打”、“碰到哪个队哪个队照死里打”之类的指令。想想看,这样的基础性比赛,能真正让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吗?“可以这么说,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在运动员选拔、培训和教育机制上的弊病,可能真像网民说的那样,中国队进入32强、16强,我这辈子是赶不上了。”贺先生不无悲哀地说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渴望:何时能为中国军团欢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