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数码抗菌产品有待标准规范
作者:张磊


    ■本报记者 张 磊
  目前,市场上的数码抗菌产品五花八门,虽然多数未经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认证,但宣传抗菌效果时却往往夸大其辞、口无遮拦。对此,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码抗菌产品标准的缺失是造成数码产品乱贴“抗菌”标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遏制数码厂商炒作抗菌概念,误导消费者选购,国家有关部门亟须建立健全数码抗菌产品标准,并且建立严格的抽查制度,哪些方能对数码抗菌产品进行有效监管。
“抗菌”多是概念炒作
  抗菌率是市场上各种数码抗菌产品用来宣传的主要指标之一。有些数码产品声称抗菌率能达到99%,个别数码产品甚至宣称达到99.9999%。
  记者查阅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抗菌通常指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总称,抗菌性能可分为3种类型:抗细菌型、抗霉菌型、抗细菌和霉菌型,抗菌率是在抗菌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的值。
  “但是,99.9999%的抗菌率显然是不符合常规的,抗菌率有效值不会取小数点后四位数。这种做法有夸大宣传,吸引眼球,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有关专家表示。一些数码抗菌产品妄言:“彻底有效避免各类疾病的发生”、“杜绝了将病毒接触式传染的隐患”、“让细菌远离你的手指”等,更有虚假宣传之嫌。
  专家介绍,产品(材料)的抗菌性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抗菌产品(材料)的抗菌功效都有衰退期,或称之为使用寿命周期。根据所使用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的不同,数码产品的抗菌有效期也不同,一些抗菌材料的使用寿命非常短,只有半年甚至半个月。
  但是,记者调查中发现,众多数码厂商大谈抗菌功效的同时,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抗菌功效衰退期。在北京中关村太平洋电脑城,记者看到一款亮洁牌键盘抗菌保护膜,根本没有标注抗菌功能衰退期。另一家知名电脑品牌生产的台式电脑抗菌键盘粘贴的抗菌标签上,只有“抗菌”二字,也没有标注抗菌功效衰退期。记者联系了三星、飞利浦等6家数码厂商的客服人员,他们均对旗下抗菌产品的抗菌功效衰退期只字不提。
  另外,一些消费者主观认为,使用抗菌键盘、抗菌鼠标等数码抗菌产品,就可以不用定期清理打扫污垢了。其实,如果抗菌产品表面覆盖灰尘污垢,抗菌功效会大打折扣,只有保持抗菌产品表面清洁,其抗菌功效才能正常发挥出来。
抗菌产品标准缺失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一系列关于抗菌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针对数码抗菌产品的抗菌功效,可以依照现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数码抗菌产品的实际抗菌效果。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数码抗菌产品标准,无法遏制数码产品乱贴“抗菌”标签的现象。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没有数码产品抗菌标准,就无法彻底对数码抗菌产品进行规范。
  以抗菌鼠标为例,究竟什么样的鼠标才能称之为抗菌鼠标?是不是鼠标全部表面材料都具有抗菌功能,才能称为抗菌鼠标?是不是只要滚轮具有抗菌功能,就可称之为抗菌鼠标?这些都需要用抗菌鼠标标准来约束。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抗菌电脑、抗菌手机、抗菌键盘、抗菌鼠标等数码抗菌产品,往往只有个别零部件具有抗菌功效,厂家就给整个产品贴上“抗菌”标签,这种以偏赅全的做法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全貌,建立数码抗菌产品标准的必要性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数码产品添加抗菌材料后,还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这个角度考虑,就更需要建立相关数码产品抗菌标准,对其理化性能与安全性能进行强制性检验。另外,在数码抗菌产品标准中,还需要对“抗菌”标识作出基本要求。数码产品的抗菌标识应当准确、科学,不得带有误导消费、虚假夸大的用语,并且标识内容应包括抗菌率、抗菌部件、功效衰退期等等。
  专家指出,截至6月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了8亿。手机的普及率、使用率相当高,在手机这样的数码产品中推广使用抗菌材料,有益于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样,电脑、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等其他各类数码产品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的数码产品增加抗菌功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建立数码抗菌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严格监管堵住漏洞
  针对目前市场上数码抗菌产品鱼龙混杂的现象,记者多方调查,但是屡屡碰壁。记者反复联系卫生部门、质监部门,但得到的回应是“不在管理范围”。
  面对市场上真假难辨的数码抗菌产品,卫生防疫部门的一些专家也摇头叹气:“这个市场太乱了。”有的专家无奈地反问记者:“一些数码产品只要使用了具有抗菌功能的材料,多多少少就会有抗菌作用,于是厂家就贴上了‘抗菌’标签,谁能说它不‘抗菌’?”一些未经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也助纣为虐,给数码抗菌产品提供不具效力的检测报告。这些不具效力的检测报告成为许多企业忽悠消费者的道具。
  专家建议,为了让数码抗菌产品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首先必须健全数码抗菌产品标准,并且明确监管部门,这样整顿数码抗菌产品就能做到有法可依,彻底清理滥竽充数的数码抗菌产品才有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目前我国实行的是送检制度,检测机构只对送检样品负责,但是,大批量的终端产品究竟抗菌效果如何?人们对此不能不提出质疑,其中的漏洞很大。
  数码产品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生存的考验,谁能保证这些企业送检的样品与大批量成品的品质相同?专家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对数码抗菌产品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抽查,这样才能对相关企业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使这些企业不敢轻易作假。对于那些不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国家有关部门不能漠视不管,应依据《认证认可条例》以及《关于对外资实验室开展资质认定有关规定的公告》等规定,对违规的检测机构予以处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码抗菌产品有待标准规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