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警惕音频软件破解电话银行密码
作者:钱立富


      看过电视剧《暗算》的观众,都对耳朵能“听风”的瞎子阿炳印象颇深,看不见的东西都能听得出来。现在一些不法分子也能“听风”,借助一种音频分析软件,他们便能破译他人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实施诈骗活动。
  广东中山市消费者张先生就是这场高科技诈骗的受害者。据《IT时报》报道,6月初,张先生在一家B2B大型贸易网站上看到一则商品出售信息,售价比市场均价便宜很多,就联系到身在深圳的卖家刘谭(化名),双方达成了初步意向。之后刘谭提出,货到付款并使用电话银行转账付款,张先生答应了。
  待付款前,刘谭建议给张先生,在手机通话的过程用固定电话免提功能拨打一下银行热线,查询一下卡余额,这样他就能知晓卡内确实有这笔钱了。张先生觉得没有问题,就照做了。但事后张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银行卡内支出1万元。之后,刘谭的手机便再也拨打不通。
  浙江金华市警方日前公布了一起破获的案件,受害人王女士的遭遇和张先生十分相似。
  王女士也是在网上看到一则出售塑料粒子原材料的信息,售价相当便宜。王女士联系上了这家公司的人员,对方同样要求用电话银行付款。之后的过程便基本与张先生遭遇一样,确认卡内有钱后的次日一早,王女士便收到手机短信,提醒她办理过电话转账业务的银行卡内8万多元已被提空。
  王女士立即向警方报案,金华市警方缜密侦查后在福建省厦门市抓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利用手机录音功能,先录下王女士电话银行转账的拨号音,然后用从网上买来的音频分析软件,只花了10多分钟便将密码破解。王女士在操作电话银行时,整个过程输入了几十个数字按键,从0-9的数字全部被按过。犯罪嫌疑人把每个数字按键的录音作为一个样本,和输入银行卡密码数字做对比,最后破解出了账号和密码。
  记者发现,这种新型电话诈骗中,不法分子依赖的音频分析软件在网上可以轻易购买获取。一家网站上有人发帖称能记录电话、手机免提拨打时按键发出的声音特征,并进行比对,能够判断出音频文件中电话号码发声的按键顺序。
  警方提醒市民,输入银行卡密码时,如果身边或者电话边有陌生人,一定要小心提防。 (钱立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数字生活·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警惕音频软件破解电话银行密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