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茶馆》剧照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
50年前的话剧《茶馆》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影响了几代人。眼下,电视剧《茶馆》的热播,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观众一方面在怀旧中回味经典的况味,一方面在品评中感受电视艺术赋予经典作品的新魅力。有媒体曾评价电视剧《茶馆》“是经典翻拍中最好的一部”。那么,作为这部戏的导演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和观众评价呢?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茶馆》的导演何群。
将短跑变成长跑有压力
老舍的话剧《茶馆》给整代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语言诙谐、幽默,既有平民感,同时又有北京的文化特色,为我们提炼出了京城文化的精华。“我觉得能有机会拍老舍的作品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何群告诉记者。“当然,肯定会有压力,这种压力就是把一部经久不衰的三幕话剧变成一部30多集的电视剧。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如同把100米短跑变成长跑,甚至是变成马拉松式长跑。如何变短跑为长跑,还是有压力的。”
至于如何做到在长跑当中把所有情节进一步凝练,并且吸引人?何群说,这首先应该是编剧的功劳,因为首先得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剧本,导演只是把剧本当中的人物、事件更加集中地表现出来,把文字变成立体影像,这是作为导演要完成的任务。
何群说,在角色选配方面,主要是先确定王利发这个角色的扮演者,之后才是王利发周边的人物。“我的基本原则:一是除个别角色外,大多数演员都应具备掌握运用北京方言的能力;二是他们对《茶馆》要有一定的了解,对老舍的文学作品也应该有所了解。但老实说,到了真正开拍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要拍好《茶馆》并非简单,我个人认为,要拍好这部电视剧,首先不要故弄玄虚,要拍得随和一点,要给人一种亲近感,充分体现老舍原作对人世间的那种平和态度。”
经典不能复制
有人曾说,电视剧改编就是将原作有意拉长,何群否定这样的说法。他解释说:“电视剧把《茶馆》由舞台平面剧变成了立体剧,从茶馆前门写到了后院,而且每个剧中人都有了自己的家,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准确地说,电视剧与话剧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了,因此艺术表现形式也自然不同。”
因为之前有了话剧的印象,那么,在拍摄当中作为导演哪些地方需要回避,哪些地方又需要借鉴呢?何群对此回答说:“话剧的影响肯定会有的,而且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物造型的基本概念,它已经不同于纯文学。在2008年底开拍的时候,距话剧《茶馆》的诞生已经有几十年了,再重新演绎它,演员的生活基础肯定和以前有距离,不会像老一代演员那样有深刻的生活基础。但时代在变化,如果完全复制,已经不具备当年的条件,有的老一辈演员已经故去,有的演员由于年龄的原因已经不能再演戏,再加上电视剧和话剧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理解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当记者问及电视剧《茶馆》播出之后都听到哪些反映时,何群坦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拍新戏,他只是听别人告诉他网上的一些评论,诸如肯定的声音多,批评也有,像民俗方面的问题和老百姓的一些生活细节等等,只要是大家提的有道理的他都会虚心接受。
拍戏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对于不同的声音,何群坦言不介意,在他看来,有不同声音很正常,每拍完一部戏都会留下遗憾,这一点他非常清楚。他坦承在短短几个月的创作当中难免有失误和疏漏,肯定也有做得不周的地方,人只有在遗憾中才会有进步。
对于经典翻拍问题何群的看法是,经典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观众群。但如果完全迎合观众口味的话,就会失去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这是一个如何把握分寸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感谢话剧《茶馆》,它给大家留下了许多可以回味的东西。电视剧版的《茶馆》在原作的基础上,应该说又增添了新的亮色,比如唐铁嘴儿、庞太监,刘麻子等角色,网上对张秀英这个角色也给予了很多肯定。再就是王利发这一人物,电视版《茶馆》除了保留了人物软弱的一面之外,又增加了他反抗的一面,让人物更加丰满了。”
“不管怎么说,电视剧版的演员从陈宝国到大部分演员都是很称职的,在演出时他们都表现出了对《茶馆》的敬意,是带着虔诚的心态去塑造角色的,也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这一点我非常感谢也非常满意。
何群最后总结说:“对于翻拍名著或者经典,我个人的体会是,第一首先是尊重。第二是你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要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文化产品是特殊产品,它与纯商业还不完全一样,因为它是一种精神产品,不仅要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还应给观众的精神带来慰籍,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