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
文艺批评是推动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但近些年来,严肃的文艺批评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相反,越来越多的“有偿批评”、“友情批评”跃然纸上,严肃批评被悄悄地淹没在一片赞扬声中。不难想象,文艺作品一旦没有了正面批评,美丑就可能会被颠倒,是非就没有了曲直。文艺批评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路子?批评家应该如何进行文艺批评?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在文艺批评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文艺批评过于“温柔”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消费大国,文化创意产业即将成为一个主流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早已成为了领军或支柱产业。据了解,美国一年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甚至比钢铁、石油还要高。现在我国也在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但是,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同时文艺产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很多文艺作品庸俗化现象严重。功利化倾向充斥整个文化产业,文艺批评被削弱,出现了一种失声状态。
资深记者、媒体评论人赵润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在媒体上可以看到的文艺批评过于“温柔”了,而且淹没在一片炒作和追捧之中。以至对创作方来说,只是“粉丝”的多少,而不是批评的多少。比如对将要广泛播出的重拍电视剧《红楼梦》,在电视节目、报纸上听到、看到的都是一片“预热”之声,却听不到文艺批评的声音,严肃批评严重缺位。其实民间有许多不同声音,但这种声音成了“潜流”。
这种批评的缺位同时也是主流文化的缺位。赵润田说,目前在一些明显有思想缺陷或错误的影视作品中也见不到来自主流文化的严肃批评了。作为一般影视作品,主流思想是什么、创作应该倡导什么等创作原则都显得很模糊。特别是这几年的历史题材大片表现出的历史观混沌而落后,思想显得幼稚。以前,主流思想虽然有些单一,但格调很明确,比如在反帝反封建主题上,那时候对于一些清王朝的戏基本上都是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因为清王朝晚期腐朽、无能的统治的确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现在的“辫子戏”,一片奴才的声口,对皇权的批判被对皇权的仰慕和赏识所替代,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批评家应该是独立的
严肃批评这些年已经被商业炒作所淹没。决定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词变成了“票房”二字,在“票房”面前一切都成为陪衬。国内大片追逐票房,电视剧追求收视率,而媒体报道也盯着票房和收视率,但是对作品质量的关注少而又少。更不该的是,一些媒体的屁股是坐在投资者和发行者一边。即使有一点批评,看上去倒更像是换一个角度的炒作和追捧。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广告学院艺术中心总监肖虎举例说,上世纪30—40年代的时候,报纸上常常会对一些新出炉的作品展开唇枪舌剑的讨论,哪怕是梅兰芳的一台新戏,媒体马上会做出反应,各抒己见。一方面是教化观众,一方面是指正创作者。一句话,文艺需要争鸣,需要争论,这样文艺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肖虎还强调,批评家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不应该受产业链的影响。批评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批评家不能参与某种利益链条。批评家是靠自己的文字吃饭的,他只能对公众和媒体负责。但现在很多评论人和导演、演员,甚至与投资公司的老板都是一体的,这在国外是不可思议的。
批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
过去,一些从事批评的人大多集中在学术行业。据了解,目前这些人中已经有不少成员从事别的行业了,要么身份转化搞创作去了。因为一线创作更有利于赚钱。肖虎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在于批评家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另外,有些批评家本身水平也有问题。肖虎举例说,鲁迅也是一名批评家,他对一部作品、一种现象,批评的深度、广度都是无人可比的。现在一些从事批评的人,话说得不疼不痒,不热不冷,内容随大溜,与鲁迅有天壤之别。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不要说文章内容,很多文艺批语光看标题就足以让人震撼,不仅有鲜明的立场,也有独特的观点。
为什么要加强文艺批评?肖虎认为,批评家在很多时候并不仅仅代表个人,也代表了大众。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播出以后一定要有人说长论短才对。人们通过反思得到启迪,这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而批评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创作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