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采取措施,落实“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工作目标——
■李力君 张俊清本报记者 贾 君
为落实北京市工商局今年初提出的“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的工作目标,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将营造安全的投资环境、公平的交易环境和放心的消费环境作为营造市场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注重做到“三结合”,即:将消保维权网络建设与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处理好消费纠纷,化解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将密切工商机关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相结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位于北京市西南郊的房山区,人口近100万,其中农村人口近50万。近年来,房山工商分局结合区域特点,构建了完善的消保维权网络体系。目前,该区共有1个12315投诉举报分中心,10个消协分会、22个社区工商工作站、10个流动工商工作站、6个网上工商工作站、116个农村投诉举报站,46所消费教育学校,42家大型商业企业快速解决消费纠纷“绿色通道”和投诉举报联络站,建立外埠消费纠纷合作调解机制单位两家。遍布全区城乡的消保维权网络体系,为提高工商机关的履职能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房山工商分局12315投诉举报分中心在对投诉举报及时进行督察督办、开展消费预警等工作的同时,还加强了对信息的分析利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7月,分局12315投诉举报分中心发现,房山区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的投诉大幅上升,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保健品和非现场购物企业上,影响了开发区的声誉。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被投诉主体大多是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销售企业,且存在异地经营现象。为此,分局积极向区政府提出了对开发区企业进行清理整顿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对开发区进行了清理整顿,使开发区的市场环境得到净化。为更好地解决消费者投诉,分局还在开发区建立了快速解决消费纠纷的“绿色通道”,由企业安排专人负责解决消费者投诉,从而使投诉量大大减少。
针对辖区农村区域辽阔的特点,从2009年开始,房山工商分局将每月15日确定为农村消费维权服务日,10个流动工商工作站每月深入乡村开展活动,实现了月月都有3·15的目标。一年多来,通过开展农村消费维权服务日活动,在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和消费知识宣传的同时,房山工商分局规范了农村消费市场秩序,促进了农村消费和经济增长。为促进家电下乡工作,房山工商分局联合有关单位多次举办家电大篷车下乡活动,实现了偏远地区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补贴申领手续“一站式”服务,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为使消费纠纷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得到解决,房山工商分局在42家大型商业企业建立了快速解决消费纠纷“绿色通道”和投诉举报联络站,倡导企业与消费者矛盾纠纷进行和解,做到“两不出、三为主”,即:解决矛盾纠纷不出柜台,不出班组;可换可不换的以换为主,可退可不退的以退为主,责任不清的以我为主,得到企业积极响应。近几年来,房山工商分局与区消费者协会先后建立了116家农村投诉举报站,通过不断努力使农村投诉举报站成为法律法规的宣传站、农民权益的维权站、违法经营行为的举报站。几年来,农村投诉举报站共接待消费者咨询6700人次,调解消费纠纷526件,举报违法经营56件,为农民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