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河北保定消费者胡女士来电向本报提出了她内心的疑问:她明明购买的是某品牌新款节能冰箱,厂家宣传该产品日耗电量只有0.45度,但使用了半年后,她却一点儿都感觉不到省电,测量后发现该冰箱每天的耗电量至少都在1度左右。找厂家售后服务部门理论,对方称产品质量没有问题,还向她出示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可是不管怎样,她每月支出的电费都是实打实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许多消费者都有着和胡女士一样的困惑:买回家的家电产品总是不如厂家宣传的那样节电,实际耗电量同产品铭牌上标注的功耗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于是就觉得上当受骗了。事实究竟怎样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家电研究院副院长吴尚杰。
吴尚杰表示,消费者之所以感觉家电实际耗电量要比厂家宣传和产品铭牌标注的功耗要大,其实是对家电产品额定功耗与实际功耗间的区别缺乏认识所造成的,并不是厂家故意造假。吴尚杰告诉记者,家电产品铭牌上标注的功耗都是额定功耗,是在实验室特定环境下得出的能耗数据,而消费者使用家电产品的家庭环境要比实验室复杂得多、恶劣得多,所以在家里使用家电产品得出的实际功耗一般都要比产品标注的额定功耗要大。以冰箱为例,冰箱的耗电量分为额定耗电量和实际耗电量。冰箱铭牌上标注的耗电量为额定耗电量,是在环境温度25℃时,冰箱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冷藏室平均温度5℃冷冻室最高温度-18℃),运行24小时所消耗的电能。而实际耗电量是指冰箱在实际使用中消耗的电能。冰箱实际耗电量一般都高于额定耗电量。实际耗电量随冰箱环境的不同、储存食物的多少、箱内控制温度的高低及开门次数多少和时间长短而变化,环境温度越高,储存的食物越多,箱内控制的温度越低,开门次数越多,每次开门时间越长,耗电量越大,反之耗电量越小。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则指出,现在厂家为了彰显技术实力,销售产品时往往都片面注重宣传产品如何节能,却不告知消费者额定功耗和实际功耗的区别,造成消费者产生错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会起到误导作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誉产生质疑,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度。王前虎建议企业在宣传产品能耗时,不仅要宣传产品的节能,也要及时告知消费者产品的实际功耗,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消费纠纷,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最终赢得更大的市场。(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王 峰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