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青枣被加工成“红枣”出售
广西南宁市一商贩将青枣放入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热水中浸烫加工成“红枣”,再出售牟利。工商机关已对此立案调查
作者:顾艳伟


    ■本报记者 顾艳伟
  从陕西省延安市来到广西南宁市出差的孙先生近日向本报记者反映,他在南宁市五里亭果蔬批发市场购物时,发现竟有新鲜的“红枣”出售。他说,红枣产于我国北方,一般要到每年的9月中上旬才上市,在8月底的南方城市就有新鲜“红枣”上市,其中多半有问题。
  根据孙先生提供的信息,8月26日早上,记者来到南宁市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在该市场水果区,记者见到了孙先生所说的“红枣”,其批发价为4.6元/公斤。记者在一个摊位上拿了一颗“红枣”,刚放入口中还没有咬破,便尝到了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据该市场一批发商透露,市场中销售的这些“红枣”实际上是加工出来的,加工场所就在附近一个名叫日日鲜果菜批发市场内的一个门店里。随后,记者来到日日鲜果菜批发市场,找到其所说的门店,发现该门店是一个独立小院,大门紧闭,外面的人无法知道里面的情况。
  记者随即向南宁市工商局边阳工商所进行了反映。执法人员很快来到现场,并责令院内人员打开了铁门。记者发现,院内摆放着的一口铁锅正冒着热气,一侧摆放数袋青枣,另一侧则是加工好的“红枣”。
  青枣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变成“红枣”的呢?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现场人员演示了一遍。原来,铁锅里的是热水,水温约在摄氏六七十度,水中添加有糖精钠和蛋白糖等食品添加剂,工人把青枣放入锅内5秒钟左右再捞出,半小时后,烫过的青枣开始慢慢变红,两三个小时后,青枣会完全变成“红枣”。
  据该门店老板交代,这里每天可加工“红枣”1吨左右,青枣的收购价为2.6元/公斤,加工好的“红枣”按照4.4元/公斤至4.6元/公斤的价格批发给商贩。在零售市场,1公斤“红枣”的售价为12元左右。
  南宁市工商局边阳街工商所执法人员表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述食品添加剂可以在糕点及果脯加工生产过程中有限使用,该门店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规。工商执法人员对该门店的“红枣”及糖精钠、蛋白糖等食品添加剂依法予以暂扣。目前,工商机关已对此立案调查,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慢性病与营养卫生科科长杨虹告诉记者,糖精钠、蛋白糖均为人工合成甜味剂,过量食用会危害人体的肝脏及神经系统,对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禁止其在食品中使用,我国也对其有强制性限量使用的规定。
  工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自然成熟的红枣表面会出现暗红色斑点,越熟斑点越多,直到全红。而加工过的青枣是通体红色,没有斑点,消费者切勿购买这种“红枣”,以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红盾前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青枣被加工成“红枣”出售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