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1年当交警至今年8月退休,近40年时间,辽宁省沈阳市交警李栓良以人性化管理受到好评。退休后,他又当起了交通协勤志愿者——
退休后的李栓良在协助管理交通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从警近40年,纠正违章无数,却无一起群众投诉,无一次工作违纪,无一次工作失职。辽宁省沈阳市交通民警李栓良用自己的从警执法经历,诠释着文明执法和和谐警民关系的魅力。8月29日,李栓良退休了,又当起了交通协勤志愿者。当天下午,沈阳市公安局在李栓良工作过的皇姑区黄河大街泰山交通岗举行命名仪式,正式将其更名为“李栓良岗”。这是目前辽宁省内唯一一个以交警名字命名的交通岗。近日,记者前往黄河大街采访了李栓良。
退休后甘当协勤志愿者
9月8日早晨7时左右,记者来到泰山交通岗时,远远便看到在交通岗东北角协勤的李栓良,他穿着白衬衣,头戴小红帽,在他手中小红旗的指挥下,骑自行车的人、行人,或停车在禁止线外,或站在路边等待信号灯。当绿灯亮起后,车辆、行人依次通过。常年经过泰山交通岗的市民,以往看到的是李栓良在路中间的交通岗指挥交通,当看到他站在路边协勤时,不少人主动过来打招呼,还有的一定要和他握过手后再走。“听说你退休了,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一位市民说。
正值早高峰的泰山交通岗一派繁忙,人流和车流汇成了长河。李栓良站在路口处,不停地挥动小红旗,疏导行人和右转弯的车辆。“换了一个位置,感觉有点不一样。”李栓良指着来往的车辆对记者说,“8月27日是我60岁生日,不少市民知道我即将退休,站在雨中陪我站完了最后一班岗,让我倍感温暖。退休了我在家里呆不住,就到泰山交通岗当交通协勤志愿者,感觉更充实。”
李栓良告诉记者,每天凌晨5时左右,他就会被自己的“生物钟”叫醒。近40年工作在交通岗一线,每天早起的“生物钟”,比闹钟还要准。在家中吃过早饭后,李栓良便穿上白衬衣,戴上小红帽,拿上小红旗,步行去泰山交通岗协勤。从家里到泰山交通岗这条路,李栓良已经风雨无阻地走了10多个年头。“早晨6时到8时,我在路边协助管理交通。过去看到交通出现拥堵,我就会走到马路中央疏导,现在只能指挥行人和右转的车辆了。”李栓良说。
人性化管理受到众人好评
提起李栓良,不少人会说,那位交警好,轻易不罚款。少开罚单或是不开罚单,以口头警告和教育为主,李栓良在泰山交通岗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出了名的。
9月8日,李栓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他1965年参加工作,1971年开始干交警,1992年调到泰山交通岗工作。泰山交通岗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中段,北面有3家大的宾馆、饭店,由于道路较窄,这里经常发生堵车。李栓良每天疏导预防堵车的工作量较大,特别是早上7时到9时和傍晚5时到6时30分这两个时段,路面交通较为紧张。“为了疏导交通,保证路面畅通,对一些轻微违章车辆驾驶员,我一般是进行口头警告和教育,这样可以避免离岗开罚单占去疏导交通的时间。特别是一些新手和外地车辆驾驶员,他们对沈阳市的道路情况不熟悉,采取口头警告和教育的方式,同样可以收到非常好的警示效果。”李栓良说。
对于严重违章车辆,李栓良处理还是比较严的。一次,一名年轻司机驾驶一辆小货车闯红灯,李栓良指出其违法行为后,按规定对驾驶员进行了处罚。“不开罚单,不是不管理,而是人性化管理。对于严重违法车辆驾驶员进行处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安全驾驶意识。”李栓良说。
8月26日,沈阳市公安局在皇姑交警大队为李栓良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座谈会。在泰山路上开锁店的老丁说,15年前的一件事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有一次,两名骑自行车的人撞到了一起,被撞的人索赔100元钱,撞人者没带钱,两人纠缠到一起,马路中央聚集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路面交通立即拥堵起来。正在疏导交通的李栓良见状,当即掏出100元给了被撞的人。“我们看到了都感到很意外。”老丁说。
为他人带来安全和快乐
在李栓良的交警生涯中,曾经受过伤,也受过委屈,但他都凭着个人的顽强精神和宽广的胸襟走了过来。20世纪80年代末,李栓良有一次驾驶两轮摩托车执行任务,不料头部被摔成重伤,在医院昏迷40多天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经过医护人员3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李栓良出院了。出院不到1个月,在李栓良的再三请求下,领导批准他重新登上交通岗台。
2006年8月的一天,几名高中学生横过马路闯红灯,李栓良上前阻止时被打倒,右眼青淤,身体多处受伤。此时,过路的群众上来制止学生们的暴力行为,几名学生分头逃离现场。周围群众自发追赶打人的几名学生,很快将其中的5人控制住,并移交给派出所处理。曾经资助过几十名贫困学生的李栓良,得知公安机关要对几名学生进行处理时,主动找到办案人员为学生说情。
“毕竟他们还年轻,应该给他们留下改过的机会,校长领着他们已经向我道过了歉,我也就原谅了他们。如果他们因此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或是因此不能再去上学,也许将影响他们今后的一生。”李栓良向记者道出当年为学生说情的初衷。
40年来,李栓良荣誉等身。1997年,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1998年、2003年,他两度获辽宁省“希望工程贡献奖”;2009年荣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今年8月,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他先后受到国家、辽宁省及沈阳市表彰50余次,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13次。
“有了人民,才有我们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把感恩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把为他人带来安全和快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李栓良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关链接
李栓良大家谈
■李铁(泰山小区送货工):我每
天送货必经泰山交通岗,因为违章,李栓良教育过我,也帮我推过车。如今,李栓良退休了,还真是有点儿舍不得。
■崔平(媒体记者):在李栓良值
勤的路段,驾驶员都不好意思违章,这是他人性化管理取得的成果。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处罚有多么严厉,而是让更多的人守法。把法制的力量融入到人们的心里,此时,这种力量才最大。
■苏扬(皇姑交警大队交警):我
从李栓良的身上不仅学到了一名优秀交通警察应该具备的品质,还学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定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 (王文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