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空调使用习惯调查显示,60%以上消费者——
(资料图片)
盘点刚刚过去的冷年,变频空调以强大的宣传攻势及不断走低的价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但相关专家表示,事实上,变频空调节能与否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产品的工作环境等息息相关。
为了解我国消费者的空调使用习惯与消费行为状况,日前本报就此进行了调查,通过网上及本报刊登问卷的形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167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不仅往往要等到高温难忍时才开机,而且一天之内会多次开关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希望在为消费者提供空调使用和消费参考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和相关决策者提供生产和决策的依据。
高温难忍才开空调
变频空调进入我国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市场一直裹足不前,直到近两年才开始破冰发展。在企业纷纷对变频空调进行促销宣传的时候,节能环保常常被提及。但因三度落选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变频空调的节能地位备受质疑。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购买了变频空调的被访者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并未感觉到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更省电。
企业在解释变频空调省电的原理时,一般是说变频空调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停机,避免了定频空调频繁启动造成的电能损失。另外,随着变频空调的使用时间的延长,室温达到设定温度之后,机组处于低耗状态,较为省电。
而事实上,空调的耗电量不仅和机组本身的工作情况有关,还和开机时间长短、室内外温差、房间大小、室内人数等因素有关。而目前各企业和相关部门都没有给出针对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进行不同使用环境、不同开机时长条件下的耗电量情况测试数据。同时,我国企业在变频空调生产、研发方面多处在起步阶段,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稳定性都还需要提高。
本报5月12日B3版刊登的《我家的变频空调为啥没有说的好》也反映了变频空调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本报本次调查的结果也显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的空调使用习惯还不利于变频空调节能舒适等特性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有65.49%的被访者只有在高温难耐的时候才会打开空调,还有6.19%的被访者在家庭聚会时才开空调,仅有28.32%的被访者表示在家就开空调。
另外,虽然调查显示,全天开机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的被访者已经达到了48.67%(连续开机12小时以上的占13.27%,连续开机6-12小时的占35.40%),但是在被调查者中,仅有15.04%的被访者表示家里的空调全天都在运转,而有41.59%的被访者每天开关机2-3次,还有37.17%的被访者每天开关机3-5次,甚至还有6.19的被访者每天开关机次数多得自己都记不清楚了。此外,还有45.13%的被访者间断开机时间在6小时以下,有6.19%的被访者表示很少开机。
调查显示,被访者关机的原因多种多样,36.47%的人是离开房间就关机,回屋再开机,23.53%的人是温度下降就关机,37.06%的人是根据室内温度变化随时开关机。
高能效产品占五成
2005年,能效标识制度实施,能耗大户空调被作为首批产品纳入其中,这本应成为促进高能效空调发展的助推器,但一直以来,企业却将高能效空调做成高端产品,纷纷将换新风、杀菌等辅助功能加入其中,再加上为提高产品能效需要使用高效压缩机等,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以致节电不节钱成为了高能效空调市场扩展的瓶颈。直到2009年6月1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启动,高能效空调推广才进入拐点。到2009年底,1、2级能效定频空调销售500多万台,是2008年的5倍,市场占有率也由2008年的5%左右提高到2009年12月份的50%以上,拉动消费需求超过200亿元。与此同时,各规格高能效定频空调销售价格也大幅下降,其中1.5匹高能效定频空调价格平均下降1000元以上。
政策推动也促使企业改变了研发方向和营销策略,各主流空调生产企业相继宣布停止生产4、5级能效定频空调,从而推动了节能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和行业升级加速。
本报调查显示,有近七成(68.14%)被访者家中的空调购买年限在3年以内,其中1年以下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2.12%,1年到3年的为46.02%。这表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对我国消费者造成过多的影响,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则让空调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
同时,随着低碳生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购买高能效产品正在成为消费者的自觉行为。与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相符,本报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被访者家庭中,低能效空调的占比仅为38.9%,而1、2级高能效产品的占比达到近50%(1、2级能效产品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38.05%和11.5%)。
定频空调仍唱主角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启动之初,人们就注意到,享受国家补贴的全部是1、2级能效定频空调,变频空调未能纳入其中。而且在先后公布的3批名单中,变频空调均未入选。对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主任王若虹表示,国家的补贴政策首先会惠及量大面广、销售规模大的产品,变频空调目前市场销量较小,市场占有率还低,而且售价偏高、市场认知度也不足。
有业内人士透露,变频空调落选,是因为本土企业尚未掌握核心技术。据介绍,变频空调的核心部件是变频压缩机,其耗电量占到空调总耗电量的80%。目前,能大批量生产变频压缩机的均是外资企业。如果变频空调此时被大力推广,则国内空调整机企业势必纷纷外购核心部件,这将不利于国内压缩机行业的发展。同时,外购变频压缩机生产出来的变频空调自然价格高、销售受限。对此,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指出,我国变频空调技术目前与国外的确尚有差距,这是整个产业的问题。
本报调查显示,目前,被访者家中的空调仍以定频为主,占67.26%,变频空调仅有26.54%的保有量,还有6.19%的被访者表示不清楚家中空调的种类。与本报调查结果比较接近的是,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消费者空调节能认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59%的被访者否认购买了变频空调,29.8%的被访者表示购买的是变频空调,还有11.2%的被访者不清楚自家购买的空调是否是变频产品。
此外,在对“如果您购买或换购空调,首选哪一类产品”的问题上,有54.47%的被访者表示将购买高能效定频空调或无氟高能效定频空调,有意购买变频空调的占45.53%。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冷冻年度,国内空调零售整体市场规模为2320万台,其中变频空调为250余万台。也就是说,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销量之比为8:2。2010冷年,在企业的大力推广下,变频空调的销售比例超过了24%。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处长蔡莹预计,2011年,变频空调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占整体空调销售比例预计将达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