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刚
近日,为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公布了《留学中国计划》。据悉,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这份计划规划了未来10年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路径。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同时,也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思路,如:在完善预科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来华留学人员进入本科专业学习标准;鼓励来华留学教育机构积极探索,进行学历教育弹性学制试点,以多种形式将来华留学教育延伸到国外;支持高等学校着力打造汉语授课品牌专业,开设一定数量的英语授课学位课程。
资料显示,1950年,新中国接收了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留学生。此后60年来,中国累计接收来华留学人员169万人次。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加强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服务,来华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留学生层次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专业选择也趋向多样化。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万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表示,来华留学工作已逐步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中国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证书互认的协议。这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增强了来华留学的吸引力。记者还看到,为进一步增强来华留学的吸引力,从广大来华留学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计划书还提出了“完善来华留学人员医疗保险体系”“为来华留学人员勤工助学提供便利”“鼓励并支持来华留学毕业生成立海外校友会”等要求。
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教育部将在适当的时候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来华留学部际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一批来华留学示范教育基地,并打造一批国际学生认可的品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