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国奢侈品消费一路走强
作者:张恒 王梅


    ■王 梅 本报记者 张 恒
  有人形容“中国人买名牌包就像买大白菜”;有人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拯救了世界”。
  以上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而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估计则更为乐观。该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值将达到2480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影响世界
“事实上,中国真正的奢侈品消费之路仅仅走了短短的20年。”有人这样分析:“2009年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西方老牌主顾们的一再萎缩,世界最顶级大牌的销售商们都适时见识了‘中式消费’强大的救市威力。2010年上半年,瞄着需求强劲的中国市场,世界顶级品牌如同发出嘶叫的跑车,大踩油门驶向中国拓展业务,更多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如梦初醒。”“这是一种与过去年代完全脱离的变化。”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代表、法国时尚国际机构总裁吴越这样评价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从以往的“允不允许”“,到“可不可以”,再到今天的“喜欢不喜欢”;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片灰黑蓝色到今天的色彩斑斓,中国人的审美观以及对时尚的欣赏不仅是翻天覆地的,而且日趋国际化、成熟化。同时,世界也因为时尚而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中国。今天的中国,有大约5100万人次的年出境客流,4亿青春时尚的网民,以及刚刚步入成年的80、90后新一代年轻的消费客层,都将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巨大的成长力量。
  到底什么是奢侈品?对于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UTV时尚管理集团总裁卞向阳认为,奢侈品是以创新为核心,将商业与艺术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高端产品,是一些人自我价值和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不过,尽管每件奢侈品都不缺乏艺术的设计与创新。但在“艺术”的口号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暴涨难免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很多的畸形现实。有专家对此表示,“物质的奢华应该转化为精神的奢华、情感的奢华。消费LV并不是让你仅仅消费一个标签和符号及其带来的心理膨胀,我们必须从物质贵族转化为精神贵族。”
  大连奢侈品市场直追一线城市
  当然,无论是炫富型,还是自我欣赏型,奢侈品走到哪里,都会有一批坚定不移的“粉丝”——哪怕是被业界称为“二线城市”的大连。
  2008年末,云集30个世界知名品牌及两家高级餐厅的大连时代广场,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作为香港九龙仓集团在东北设立的首家旗舰店,大连时代广场开业后取得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一般来说,一家新店都有一年半至两年的市场培育期,而时代广场没有这个等待,一开业就火了。”九龙仓中国置业营运总经理陈健豪告诉记者。
  陈健豪所说的火,到底火到何种程度?“销售额每个月都在递增,而且是两位数的递增。”陈经理给了记者这样一个描述:“这个店所有品牌的销售额在国内的各自排名都很靠前,有的都排在前五名,甚至是前两名。”
  记者还了解到,开业不足两年的大连时代广场与同为九龙仓旗下的上海时代广场相比较,它们的销售额已经相差不到10%,由此足见大连店上升势头之迅猛。
  当然,大连店的辉煌业绩绝不仅仅是大连粉丝的支持。来自时代广场对VIP会员的分析,该店有1/3的奢侈品被“有钱的东北人”买走。而这一事实也恰好符合九龙仓走出这步“棋子”最重要的初始论证。不仅如此,大连时代广场也验证了专家学者有关“奢侈品的消费客层愈来愈年轻化”的事实,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成为主力。
  中国何时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面对世界奢侈品的蜂拥而至,许多中国人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未来中国能否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宝铂表中国区总裁杨大筠表示:“打造中国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在短期内是很难的。”在他看来,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多少年来一直在低成本、竞争不充分的市场状态下生存,一些企业的盈利率甚至超过国际大牌企业一两倍以上。这让他们感觉在中国赚钱很容易。正是这种现实,让他们不愿意投入新的力量去迎接未来的市场,宁愿与传统的顾客群“一起慢慢变老”。
  “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奢侈品品牌,必定要历经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历史的精心打磨,20年是不会打造出一个LV的。”杨大筠说,未来中国的奢侈品品牌,不仅需要一批懂时尚,愿意给品牌提供机会的消费者,更需要“有理想、有创意的设计人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时尚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奢侈品消费一路走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