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刚
今后,中国的医学院毕业生除了做医生之外,还多了一个新的去处,就是到出版社当编辑。近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对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实行资质准入制度。通知明确规定,凡要出版保健类图书的出版社必须设立专门的编辑室,而其中的编辑必须拥有正规医学院校本科以上学历。至此,在张悟本事件沸沸扬扬之后,中国保健类图书出版有了最强硬的规定。通知还要求,对不具备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擅自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的,新闻出版总署将依照相关法规,给予警示或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知》指出,凡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的出版社必须具备相应的编辑出版力量,设立专业的编辑室,编辑人员不少于5名。编辑人员须具有正规医学院校本科以上学历,获得图书编辑专业资格中级以上上岗证书,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编辑人员不少于两名。同时,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要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通知》还要求,各出版单位主管部门要对所属出版单位自2008年1月以来已经出版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和正在安排的此类选题进行全面清理,并于11月20日前将所属出版单位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的检查结果报总署出版管理司。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将定期对养生保健类出版物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采取曝光、停售、召回等措施。
据了解,在通知发出后,不少出版社已经紧急寻觅有志于当编辑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规定,这部分人必须同时具备图书编辑专业资格中级以上上岗证书,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一工作即可编书,只有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才有可能上岗做保健类图书编辑。
事实上,目前符合新规的出版社,只有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几家专业类出版社达到本次规定要求,其他许多出版社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又因为总署同时要求出版社对2008年后出版的保健类图书实行自查。所以,在今后数年之间,中国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总量将大幅下降。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还指出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因为养生保健其实更多的是中医概念,学西医专业的编辑未必对此有深入的了解,而即便是中医,现在也有很多种细分,也并非每一个中医专业的学生都对所有养生保健的知识有所掌握。因此,要找到这样的“通才编辑”,其实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