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伟,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空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代谢病重点建设专科学科带头人,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代谢病诊疗中心首席中医专家,享受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空军中医药学会会长。
■本报记者 唐 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到来之际,就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相关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空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马建伟主任医师。
记者: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中医药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马建伟: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时唯有透析、肾移植是治疗的根本,但费用昂贵,并发症多,生活质量较差。因此,只有在早期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才能有效防治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已有资料显示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尤其是在发病早期能及时阻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来进行辨证论治,而糖尿病肾病是在消渴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中医根据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将其分别归属于“尿浊”、“关格”、“水肿”、“虚劳”、“腰痛”等进行辨证论治。也就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辨证施予中药,空军总医院中医科在辨证施治的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化验结果,以化验指标分期,以临床症候分型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血肌酐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24h)的患者,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脉络瘀结为主要证型,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滋肾通络、佐清解降糖。
对糖尿病肾病中早期(血肌酐为133μmol/L~176.8μmol/L,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瘀血阻络为主要证型,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滋肾通络,助肾分消。这两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一般能够缓解。
对糖尿病肾病中期(血肌酐为176.8~442μmol/L,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中医辨证以脾肾虚损、肾络瘀阻、浊毒内聚为主要证型,治疗原则为健脾滋肾、化瘀通络、解毒泻浊。此时经治疗是可以逆转或控制或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
到了糖尿病肾病晚期(血肌酐为442μmol/L~707μmol/L,肾功能衰竭期),中医辨证以阴阳虚损、脉络闭阻、浊毒炽盛为主要证型,治疗原则为温阳滋肾、通络开闭、解毒泻浊。这时较难逆转,但部分患者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
当血肌酐大于707μmol/L,并出现全身诸多并发症时,我们称为终末期肾病,这时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只有透析和肾移植才是治疗的根本。因此,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及其相应的合并症,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肥胖等,才能有效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记者:从中医的角度,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生活中应如何调养呢?
马建伟:中医治病的最大优势就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治病还讲究“三分治疗,七分调养”,其中食疗、运动、起居、情志是关键。
运用食物疗法治疗疾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医食同源”、“药食同源”,食药一体。从中药的性味功能来论,每种食物都有各自的寒热温凉属性,因此,各有自己的治疗功能。一般性属寒凉的食物对火热阳盛者为宜,性属温热的食物对虚寒阴盛者为宜。所以必须针对病人的体质强弱、阴阳盛衰,疾病的发展规律及食物的特性,讲究饮食宜忌,合理搭配,合理用膳,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糖尿病的调食配膳也必须以此为原则,如糖尿病证属脾虚气弱者,应多吃健脾护胃的食物;阴虚热盛者,要多吃滋阴润凉清热的食物,这样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在糖尿病的食疗过程中应注重两个问题。一是要有针对性;二是要适时适量。适合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有如下几种:菠菜、芹菜、木耳、萝卜、山药、菊花、枸杞子、苦瓜、沙参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适度的运动对防治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但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过劳,否则会损伤脏腑精气,诱发疾病。通常采用太极拳、太极剑等传统健身法,这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和经络脏腑学说,建立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协调身心的演练功法。通过运动健身法可以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充实脏腑、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最终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还特别强调情志致病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说法。认为人要常保精神愉快、不要妄加非分想法。
生活起居要有常,不妄过劳,顺应四时五气的变化,也对疾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旦生活起居失常,易使阴津耗损太过,阴虚生内热,内热耗阴津,可致糖尿病的发生或发展。
总之,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保持愉悦的心情,生活中注意饮食、起居、环境等细节,适宜、适度的锻炼,及时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治疗中不要偏听偏信,选择好正确的治疗方法,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是完全可防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