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街头自动售货机卖仿真性用品
天津市一些未成年人家长对此表示担忧,有关法律界人士建议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规范成人用品经营行为
作者:何春雷


    ■本报记者 何春雷
  日前,天津市市民彭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设在距离她家不远的大沽南路和解放路交叉口的街头自动售货机突然“改头换面”了,不再出售各种零食和饮料,而是摆满了安全套、壮阳药甚至各种仿真性用品等。“大庭广众下销售这些商品,对孩子的影响多不好啊。”彭女士说。
  家住河西区大沽南路的彭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她接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路过那个自动售货机时,儿子突然指着那台售货机问,那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我一看,自动售货机里面原来的零食和饮料不见了,全换成了成人性用品,尤其是几种摆在显眼位置的仿真性用品更让我觉得十分尴尬,连忙带着儿子走开了,也没有跟他解释。”彭女士摇着头说。彭女士后来发现,不仅如此,她家附近的另外几条大街上,也摆放了几台这样的自动售货机。“现在我接送儿子上下学,每天路过那些售货机时都觉得尴尬,有时我甚至绕远路回家”。
  按照彭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河西区大沽南路、解放南路、沅江道、浦口道等地,见到了五六台变身为“性用品店”的街头自动售货机,除了出售各种品牌的安全套,还有“印度神油”等壮阳药,连以往隐身于成人用品店的各种仿真性器具,也被摆在了售货机里。不少过往行人看到后或尴尬得低下头,或干脆绕道走。记者发现,在位于浦口道的海河中学对面,也有一个这样的自动售货机。
  在采访中,多数市民都对商家的这种做法提出质疑。在沅江道的自动售货机附近经营一家修车铺的老陈告诉记者,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从售货机前面急匆匆地走过,有时孩子还会好奇地问家长那些是什么东西。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应多考虑社会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记者拨打了自动售货机上留下的某企业售后服务电话。针对市民的上述质疑,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个人也觉得这种经营行为不合适,但这是企业作出的决策,随后他向记者提供了企业负责人的联系电话。记者拨打该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针对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规范成人用品经营行为的专门法律法规,北京力盾律师事务所陈枝辉律师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用品,为防止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诱导,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从社会公序良俗的角度来说,成人用品的经营者在产品包装、广告、店面设计方面应该自律,避免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特别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街头自动售货机卖仿真性用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