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隐现三大新变化
作者:胡军
图片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12月5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结束。对于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国考”,外界始终褒贬不一,许多外媒热炒“追求权力成中国公务员报考热原因之一”、“公务员热阻碍中国发展”等,国内媒体也纷纷抛出“国考热冷思考”等观点。
  不过,记者调查了解到,并非所有参加“国考”的人都仅仅是为了工作,为了饭碗。许多有志青年恰恰是想通过“国考”这样高规格、高难度的严格考试来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激烈、公开、透明的竞争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有效阻止部分权力腐败,让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高水平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这是勿庸置疑的。”刚刚参加完公务员考试的北京地区考生小陈如此解读公务员考试。
  高难度让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相当难,与往年的试题相比,难度明显加大,而且题量相当大,不仅需要平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而且思维反应一定要足够快,一般人题根本做不完。”感觉良好的河北考生小王显得踌躇满志,“就是因为太难,所以很多同学都不敢报考公务员了,听说今年参加考试的人数比去年少了,有些就是被吓跑的。但我想自己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
  部分考生反映,今年的行政能力测试题与往年相比,难度较大。而且,考题类型也与往年有较大不同,如从前国考中必考的“经典题”—数字推理题型被撤掉了。
  据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介绍,今年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为141万,比去年少了3万人。最终报名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3万,这一数字比去年少了1万人。
  近年来,国考报名人数持续攀升。2003年,全国报考人数仅8.7万。而从2007年开始逐年猛增。2008年为64万,比2007年增加12%。2009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5万人,连续3年报考人数呈数十万增长。
  对于国考持续升温,北京市民戴先生的说法非常有代表性:“报考人数的增加是必然的,这是近年来大学扩招的一个集中反映。而且,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更多的人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公务员职位越来越受重视,但并不像有些媒体说的,当公务员就是奔着权力去的,这样的说法太狭隘了。”
录取率隐现上升趋势
  查询历年的国考录取率可以发现,公务员考试所提供的职位虽然也是逐年增加,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因此递减,而是年年加剧。2008年,近1.4万个职位,录取比例约为46∶1。2009年,录取人数为13566人,录取比例仅为100∶1.75。尤其是2010年,考录比几乎达到90∶1。
  说起国考的低录取率,折戟去年国考的夏先生至今仍心有余悸:“这样的录取比例实在是低得惊人,真的实现了百里挑一了。说实在的,就算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年,1977年,高考录取比例也比这高得多啊。当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了27万,录取比例为29∶1,录取率约4.8%。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2%的录取率都是2008年以前的事了,现在的录取率几乎低到100∶1。也就是说,大学同学一个班的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能考上一个就算不错的了。所以,很多同学在报考时,想想自己的实际能力就打了退堂鼓了。”
  然而,2011年国考热的状况有所减弱。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聂生奎司长表示,随着人们在报考上更加理性,“公务员热”已经出现了降温的苗头,录取率也相应出现了上升趋势。还有一些地方的缺考率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很多人都放弃了考试。
  据了解,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取人数是1.6万人,录取率有所提高,考录比达到63.6∶1。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录取名额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二是报名通过人数比去年减少了3万人。
  实践操作能力或成考察重点
“就一个字,难!”刚刚参加完考试的北京考生小戴,匆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据考生们介绍,今年的申论题目中,大作文主题为“弘扬黄河精神”,不少人觉得这一题目太抽象。而且,这道题还要求借鉴亚马孙、尼罗河等治理河流经验,结合中国的黄河治理谈谈启示。“说实在的,没关注过黄河治理的问题,更甭提亚马逊、尼罗河了,整个就是一头雾水,要是单说黄河吧,还能说上几句,哎,不好答呀!”小戴的回答在考生中引起了共鸣,“考得范围太宽了点,参加的培训好像没什么用啊。”
  而且,据考生们反映,今年的申论考试首次突破了以往的硬性公文体,还要求写文案,要求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并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非常鲜活,很有实用性。而行政能力测试考题紧扣时事,很多题目涉及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普查结果能否作为行政处罚依据、普查经费由谁承担;房价调控、医疗改革、地震常识等在这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另外成品油价格问题在这张试卷中出现了数次。
  对此,聂生奎司长表示:“我们一直强调,国家公务员考试不指定用书,不办辅导班。公务员考试是一种着重考查考生实际能力的考试,笔试是这样,面试更是如此。现在社会上各类公务员辅导班非常多,还有一些打着“保过班”“VIP班”的旗号,实际上都是幌子,没有实际意义。很多面试培训班会教考生一些回答面试问题的技巧或套路。等到考试时,有的考生就会依靠这些模式答题,根本反映不出自己真实的能力和水平,有时甚至会答非所问。真正有能力的考生,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谈自己的观点,就会将真实的能力展现出来。我们奉劝考生,不能依靠所谓的技巧,考生只需要面试前了解一下面试的程序就可以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家公务员考试隐现三大新变化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