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照重
近日,山东省东平县一学生家长刘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东平县教育局为了提高升学率,强行将刘女士本已在泰安市岱岳区某复读学校求学的孩子拽了回来,安排在东平县的复读班中。学生因思想上接受不了,不能安心学习,成绩受到严重影响,类似的学生有近百名。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1月19日,记者在东平县汽车站见到了几位东平县籍复读生的家长,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无奈。复读生家长告诉记者,据说上级给东平县施加压力,要求明年的高考,必须有10名学生分数在540分以上,以东平县目前的教育水平,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于是,东平县教育局便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在没有通知学生和家长的情况下,上演了教育局“绑架学生”的一幕。他们直接用大巴车将正在泰安市岱岳区等学校复读的东平籍学生强行拉回东平县办的复读学校。在“绑架”过程中,部分学生和家长失去联系。一些家长甚至还将学习用品和生活费用等送往泰安市岱岳区的复读学校,后因学生回家再次讨要复读费,家长们才知道孩子被强行拽回来了。
多位复读生家长告诉记者,这都是东平县教育局不想让这批优秀的复读生外流,才出此下策。去年,有部分落榜的东平考生到泰安市岱岳区等地复读,结果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因为高考名额不算东平本地的,东平县教育局开始眼红,于是今年就想出了这么一招。
因为学生被“押解”到不喜欢的环境中复读,致使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有些孩子干脆自暴自弃,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家长们都为孩子明年的高考担心。据部分复读生的家长反映,和周围地区相比,由于近几年东平县高考升学率下降,学校管理混乱,教师流失,学生流失现象非常普遍。东平县几所高中高考的落榜生,大都托亲戚、找门道,到附近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泰安市区和聊城区,花高价学费复读。
11月19日,记者赶到东平县教育局,询问复读生被被强行转校一事。该局信访科负责解决此事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复读生家长反映上级提出东平县明年高考“必须有10名学生分数在540分以上”考核指标的问题可能是学校内部对毕业班教师的要求,教育局没有下这个任务,学校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泰安市教育局的通知,自己花钱租车,去泰安市拉回了130多名东平籍复读生。
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出示了一份泰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给岱岳区教育局的通知,这份《关于规范高考补习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有学生家长反映并经我局查实,今年你区高考补习学校仍招收东平县部分复读生,请你局按规定劝退东平籍复读生并做好清退后续工作”,根据是山东省教育厅鲁教基函【2008】24号《关于规范高考补习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到批准举办高考补习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辖区域外招收学生”。东平县教育局从别处拉回这130多名复读生,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根据上级要求。
记者采访被强行拉回来的复读生,大部分学生表示更喜欢泰安市区等地方的学习环境,回到东平县复读学校,一直沉不下心来复习,感觉教育部门是在干涉并剥夺复读生自主选择受教育的权利。
山东省济南市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则会使他们厌学,降低学习效率。复读生作为已经毕业的高中生,本可以自由选择接受再教育的权利。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既然出台了有关规定,为什么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从一开始不认真贯彻执行呢,而等到所谓的“学生家长反映”,才想起来要将学生“强行接回”,搅乱学生的学习计划。制定各种教育规定,应以利于孩子的学习为目的,有关教育部门与其“花钱包车”去外地拉学生,不如考虑考虑自己本身的问题,用改善教学环境和提高教育质量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山东省教育厅“严禁到批准举办高考补习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辖区域外招收学生”的规定不够人性化,限制复读生这种本已成人化的人才资源自由流动,可能会限制人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