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敏
王贝整形意外死亡后,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已扩展到整个整形美容行业。“王贝是在用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呼唤整形美容行业能够走向规范。”针对目前我国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和国外的差距,许多专家和消费者呼吁整形美容行业尽快“整形”,以保护求美者的权益。
职业素养成为突出问题
“健康是第一位的,促进和维护人的健康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求美者的信任和医生的职业道德不容亵渎。提高医师职业素养,改进行业管理已经成为中国整形美容行业的亟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秘书长赵振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部分医师职业素养低、不当营销是美容市场不规范的突出表现。目前美容外科不恰当的宣传以及诱导性的营销,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有些民营整形美容机构以盈利为目的,赚钱在先,抓到一个客户是一个,只要客户要求的都会尽量答应,将风险、危害都抛到脑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颜玲认为,夸大宣传加上消费者在不知实情、不够理性的情况下的一些举动,某种程度成了整形美容业内乱象出现的助推器。
据报道,王贝死亡主要是整形手术中麻醉意外导致的。对此,上海市医学美容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孙宝珊表示,要确保医学美容质量,正规的医疗场所和良好的医疗设备是保证美容手术实施的基本条件,否则不但医师无法顺利手术,甚至就医者的生命安全都不能保证。“真实宣传、人员和设备到位是医生职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孙宝珊介绍,8年来上海市对医学美容质控相关工作进行了探索,上海市医学美容质量控制中心出台的众多质量控制措施和督察内容之一就包括要求上海所有整形机构手术室具有基本的抢救条件,必须配备吸氧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每天都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面部轮廓骨整形、大面积吸脂、隆乳、腹壁整形、全面部皮肤提紧等大手术除了整形医生外,还必须配备一定资质的麻醉医生,予以全程麻醉和监护。同时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识整形手术风险,要求整形机构以正确无误的信息进行医患沟通,达到双方互信。杜绝伪科学宣传、反对虚假和非法广告;手术前给整形者一份统一制定的告知书,实事求是地详细告知植入物的材料、品牌、产地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行业管理亟待规范
根据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美容外科项目由易到难分为一、二、三、四级,同时对开展不同级别项目的医疗机构作了规定,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可做的美容外科项目越多。据报道,王贝所做的修颧骨、下颌角手术,只限于在相关的三级医院开展,武汉中墺医疗美容门诊部被排除在外。“对美容机构、人员和行业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孙宝珊介绍,由于整形行业是一个利润很大的行业,仅上海就有近150家医疗机构注册开展整形手术。上海市卫生局下属的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每年两次对本市的整形机构进行检查。但是在检查中发现许多整形医疗机构是“空壳机构”,并没有开展整形手术,还有不少美容院在私底下偷偷进行整形手术。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教授说,整形美容业跨专业行医和非法行医情况严重,这也是美容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而究其原因,是专业医师严重不足。他介绍,在我国早期主要的整形美容医疗中心中,教学、训练和临床实践一体的仅有四五家医院。1984年中华整形外科学会成立时,仅有会员300余人,其中真正的专科医师不到一半。此后每年培养的不超过一年期的进修医师仅为四五十人。改革开放后我国整形美容市场迅猛扩大,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仅简单的重睑术的求医者数量就已超过了专业医师能负担的范围。据统计,目前我国整形美容机构中专业医师的数量不足万人,但潜在的整形美容市场的年需求人数为2000万——3000万。“我国整形美容医师专业培养体系不健全,亟须与国际接轨。”专家介绍说,在欧美发达国家,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一般要经过医学院校正规学历教育后在普外等临床科室轮转四五年,之后接受至少3年整形外科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评方能成为执业医师。要成为熟练掌握临床治疗技术的美容专家,则至少还要从事该专业10年左右。目前我国只有上海、北京等地的教学医院可以培养专业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上海市是唯一实施“3+4”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城市。专家认为,长期行政管理上专业范围划分不清是人才培养的瓶颈。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只要通过理论考试即可获得整形美容执业资质,由于缺乏具体的转专业考核手段以及培训、实践,经常出现以利益为目的的跨专业、转专业执业现象。
专家认为,除了专业范围划分不清,人才建设和引导、执业机构设置方面的管理问题,还存在执法上的不足。目前在办公楼、宾馆、生活小区开展非法美容手术和注射治疗的状况屡禁不止,甚至肉毒素等带有一定毒性的医学美容专用药物在网上也可以买到。
我国将加大美容监管力度
据记者了解,日前卫生部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加大对医疗美容方面的监管力度。赵振民介绍,下一步将加大信息通报,将医疗美容项目分级和具体的医疗机构分级情况向社会做通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他透露,除了严格执行《美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美容项目》、《美容医学技术操作规范》等文件,卫生部正在组织修订《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同时还将对临床治疗指南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进行完善,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