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蔚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类节能产品不断获得人们的认可。然而,记者了解到,一些劣质“短命”节能灯省电不省钱,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节能积极性。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不能让“短命”节能灯给节能产业蒙上阴影,相关部门应加大生产、销售监管力度,将劣质节能灯清理出市场。
节能灯“短命”让人忧
“这节能灯咋这么不耐用,刚用几个月就坏了,电费没省下多少,买灯泡却花了不少钱。”北京市民宋国清拿着已经烧坏的节能灯抱怨道。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节能灯推广力度,其节电、省钱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由于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劣质节能灯,其使用寿命与商家承诺严重不符,导致许多消费者花费高出白炽灯数倍的价钱却买来了“短命”节能灯。
吴小姐讲到自家新房里的节能灯时有些郁闷:“不到3个月的时间,装修工就跟我说,20盏节能灯坏了4盏。这样看来,几个月后我家的节能灯是不是就该全换了?”吴小姐抱怨道,那些节能灯不是一闪一闪地亮不起来,就是灯管发黑“闹罢工”,电还没省下多少,买灯却花了百来元。吴小姐表示:“节能灯包装上写着寿命6年,这不是骗人吗?”
据记者了解,黑龙江省前不久针对流通领域节能灯具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节能灯不合格率达77.5%。除了黑龙江,北京、上海、广州、陕西等地近期也进行了针对节能灯产品的质量监测,结果同样不容乐观,多数产品的实测功率值低于标称值,许多劣质产品平均寿命不到半年。
业内资深人士潘万苗介绍道:“根据国家推荐性标准,节能灯使用寿命是5000个小时。但是,许多节能灯都达不到这个标准,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与电压和使用时间直接相关。”
节能灯市场鱼龙混杂
记者走访北京市部分灯具卖场了解到,目前节能灯市场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不同产品价格相差近10倍。
在北京某灯具批发市场,琳琅满目的灯让人眼花缭乱,在各个灯具店的醒目位置,大都摆放着各种规格的节能灯。一名店员主动招呼记者,称他们店里的灯具种类齐全,质量可靠,价钱便宜。当得知记者只是想买一个节能灯泡时,他向记者推荐了一款20元的白龙牌22瓦变频护眼灯,记者表示“太贵”,他随即拿出一个好时光牌白色节能灯泡,表示只卖5元钱。记者注意到,这只灯泡外观很粗糙,灯泡上的标注也不清晰。“灯泡这么便宜,恐怕质量不行吧?”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员不悦地扫了记者一眼,说:“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好的成本高,价钱高。刚才给你推荐的是三基色荧光粉节能灯,这种灯加的是卤粉,也能用。”
潘万苗告诉记者,三基色荧光粉的价格约是卤粉的20多倍,但三基色荧光粉比卤粉显色性好、光衰小、光效高、寿命长。
随后,记者来到大型建材超市,在灯具区,记者随手拿起一只节能灯泡,看到灯泡的包装上面明显标有“三基色荧光灯管”,同时,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电压、频率、功率、能效等级、产品执行标准等一应俱全,价钱普遍在20元-40元/个。销售人员表示,市场里节能灯品牌有上百个,不少是杂牌子,价格很低,几块钱就能买一个,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灯泡的质量优劣。
莫让劣质灯伤了百姓的节能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我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2%,如果把现有的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几乎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劣质节能灯最大的危害是挫伤了百姓的节能积极性。”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北四环灯具市场副总经理杨军表示。国家大力倡导百姓树立节能减排意识,然而“短命”节能灯却给热衷节能的消费者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杨军表示,节能灯要走出“节能不省钱”的怪圈,一方面消费者在选购节能灯时不要贪便宜,避免购买劣质节能灯;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齐抓共管,让劣质节能灯在市场上无处容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邢合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照明行业相关标准滞后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已颁布近10年,至今还没有修订过,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升级换代。近年来照明电器产品发展迅猛,许多新型光源产品不断推出,如各类节能灯、无极荧光灯、LED灯等,这些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经销商、卖场无法进行质量监督,产品在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屡见不鲜。”邢合萍表示。
杨军建议消费者,购买节能灯时要看品牌、认标志,好的节能灯通常相关信息清晰易辨。三基色荧光灯管点亮几分钟后才能达到正常亮度,光线既明亮又柔和;卤粉灯一经通电,亮度基本就达到峰值,亮度低、光色发青,显得苍白无力。此外,消费者可以旋转灯头,观察灯头与灯体是否有松动,还可以用手摇晃节能灯,若灯管与塑料件之间联结牢固就不会有响声。
●相关链接
照明流通业连锁发展成行业主旋律
本报讯(记者孙 蔚)日前,在搜狐家居主办的聚焦照明流通业发展论坛上,业内资深人士纷纷表示,随着行业日趋规范、品牌意识日渐浓厚,照明流通业进入全新的阶段,卖场连锁发展成为行业主旋律。另外,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节能产品备受人们关注。
北京十里河灯饰城常务副总经理田民表示:“灯具灯饰行业成长性非常强,发展历史不长,成长空间巨大。连锁化是灯饰灯具流通业比较明显的趋势,比如十里河灯饰城在沈阳有新店开张,外地的灯具卖场到北京寻找发展机会等。这说明各个灯具卖场更加关注品牌建设,而品牌化必须靠好的服务,未来的竞争将体现在服务方面,因此,灯具卖场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要进一步完善、提升。”
瑞丰国际灯具港总经理唐金福则认为:“前几年灯具市场不太成熟,产品良莠不齐,因此,行业特别需要整合,需要优胜劣汰。受楼市宏观调控的影响,家居建材市场近期十分不景气,预计明年1月份到5月份会是灯具行业最难熬的阶段,行业整合会加剧,将来也许会像电器行业那样形成国美、苏宁巨头争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