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商局全力做好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纪实
图为广州市工商执法人员在中标供亚食品企业广百中怡店抽检酒类质量 (广州市工商局供稿)
■本报记者 贾 君
展示“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理念的第16届亚运会,已在广州落下帷幕。16天里,伴随着运动健儿们无数场夺牌大战,数十亿观众体会到了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
精彩比赛的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坚守岗位,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守护亚运健儿和观赛者们的食品安全,他们就是仅有4500人的广州市工商局全体执法人员。
精心组织 无私付出
建立健全保障工作机制
俗话说“吃在广州”。据统计,广州亚运会期间,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300多名教练员、2000多名各国元首和亚奥理事会贵宾、1万多名媒体记者来广州参与赛事和报道。仅这些重要人员比赛期间的食品就需要约7000吨,饮料5000吨。再加上数百万前来观赛的中外观众,亚运期间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之重,自不待言。
如何确保所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吃得放心、安全,成为事关亚运能否完美举办的关键之一。
为坚决打胜亚运食品安全保障这一战役,广州市工商局成立了以张建华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成员的亚运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局亚运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在亚运会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同时专门组建亚运食品物流保障团队,设立了3个分区指挥部和所属6个应急中队,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所辖片区内各驻点团队开展驻点保障工作,协调处理亚运食品物流环节及亚运场馆内发生的突发事件等工作。通过明确指挥层级、统一指挥调度,运用技术指挥等科技手段,理顺健全了亚运保障赛时指挥运行体系,保证了亚运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和突发应急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和全面落实到位。
为做好供亚企业驻点保障工作,广州市工商局牵头组建驻点团队(包括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生猪屠宰场)163个,配合参与驻点团队251个,共派出驻点人员1193人,并于9月26日在全市率先对牵头组建的驻点实施全面进驻,开展供亚食品药品安全与供应保障工作。
今年9月15日,广州市工商局牵头组建的夏晖物流保障团队正式成立,45名工商人员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全面进驻,开展全天候无缝隙服务保障工作。截至亚运会闭幕,夏晖团队共查验接收供亚食品280车次、263批次、4313个品种、127500箱、1230吨,发出亚运食品235车次、123批次、8652个品种、79469箱、910吨,充分发挥了亚运主物流中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亚运食品的安全供应任务。
此外,对麦德龙、易初莲花、汉莎航空等重点供亚企业,广州市工商局也投入大量精锐监管力量,开展24小时服务保障工作。在保障了亚运食品安全供应的同时,也获得了企业认可,汉莎航空公司对广州市工商局派驻人员长期凌晨工作依然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发来表扬信,表示感谢。广州市工商局派驻亚运赞助商健力宝、加多宝的4位同志,长期驻守在佛山和东莞,无法照顾家人,但依然克服条件艰苦、工作量大、连续作业时间长等种种困难,坚守岗位,踏实工作。仅派驻加多宝的2位同志,亚运期间就监管发出供亚饮料750车次、57.8万箱、772.84吨,保障了亚运饮料安全供应。
迎难而上 甘于奉献
确保场馆食品安全供应
根据亚运会亚残运会总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亚运会期间,广州市工商局派出413名工商执法人员在各场馆内(包括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以下同)全面开展亚运食品物流保障、观众食品售卖点和商业服务点的巡查监管以及场馆内消费维权调处等三大项重点工作。
413名派驻场馆执法人员迎难而上,一方面以大局为重,积极克服困难,认真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以全局为重,加强沟通协调,主动做好对接。
亚运城场馆集群是亚运场馆食品安全供应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工商执法人员在亚运城的服务保障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保证赛事进行,亚运城的食品收货查验工作全部在凌晨进行,工商派驻人员要在通宵查验接收货物后,白天继续开展对亚运城内36个商业点(规模均较大)的巡查监管工作。由于亚运城区域面积大、保障级别高,因此要求工商人员工作要特别规范,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为保障亚运会开闭幕式圆满举行,广州市工商局选派5位业务骨干提前进驻海心沙,开展开闭幕式食品安全供应保障工作。仅开幕当天,派驻人员从早上9时连续工作到晚上23时,克服了人少、工作量大、区域面积大等诸多困难,查验接收开幕式食品3000多份,对海心沙内所有观众食品售卖点进行了全面巡查监管,出色完成了保障工作任务。
据统计,仅亚运比赛期间,广州市工商局派驻场馆人员日均查验接收各类供亚食品(包括供应场馆内所有一、二类人群的盒饭、茶点、食品、饮料等全部货物)108车次、2327批次;核发场馆内观众食品售卖点、商业服务点营业执照正本51个、副本106个,食品流通许可证93个;每天对各场馆内上百个售卖点(日均售出食品4.8吨、饮料17.7吨,日均供应观众2.8万人次)、服务点经营行为实施全面巡查监管;成功调处了场馆内多宗消费纠纷,将可能引发纠纷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通过与各场馆团队通力配合,成功保障了亚运会开闭幕式及赛时亚运场馆内的食品安全与供应工作。
拉网检查 立体监管
让市民吃上“放心肉菜”
为保证亚运期间广州全市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广州市工商局制定《流通环节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依托几年前建立起来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将食品安全责任划分成1000多个网格,责任到人,全方位监管涉亚食品安全。广州市工商局通过与机关处室、分局、工商所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全面落实亚运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从今年3月份开始,广州市工商局就结合年检验照工作,对全市所有的市场主体开始全面清查,特别是针对涉亚场所、机场、车站、旅游景点、重点商圈等重点地区开展反复的拉网式检查,共检查经营主体550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7827户,其中从事食品经营的1378户,彻底净化了市场环境,到亚运开幕前,重点地区的持照亮照率已提前达到了100%。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监管“放心肉”的工商部门,为了让亚运期间的“放心肉”真正放心,广州工商全系统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据介绍,由于广州80%的生猪、90%的牛、100%的羊都是从外地流入,且因农产品分段监管的缘故,导致广州的肉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很大。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工商局开始实行由生猪交易市场和屠宰厂与外地生猪养殖基地签订定点供应协议,实行“场地挂钩”的模式,确保生猪来源安全。同时要求生猪屠宰企业必须设立检测室,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认真开展“瘦肉精”等项目的自检。从今年8月开始,广州市工商局对全市56家生猪屠宰厂、2家牛羊屠宰厂进行驻厂管理,重点对生产、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凡是达不到亚运肉品供应标准的坚决销毁。
通过肉品监管系统,广州市工商局将全市的屠宰厂、10家外来肉经销商、32家分割肉配送商、3个生猪交易市场、663个农贸(肉菜)市场和7000多个肉品经营业户纳入信息化监管之中。对3个生猪批发市场、49个定点屠宰厂、977家超市、612个农贸市场实施视频监控。今年以来,5个肉菜市场的猪肉档因夹带销售私宰肉,被视频监控拍了下来,工商执法人员以此为依据对他们进行了从重处罚,此举有力地杜绝了肉菜市场销售私宰肉的现象,为保障亚运期间市民的餐桌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