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抗严寒作为当前民生工作一件大事切实抓好。”
——吉林省省委书记孙政才说。
针对近日吉林省连续出现大范围降雪降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以下,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况,吉林省省委书记孙政才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把抗严寒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一件大事,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努力把严寒天气对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孙政才强调,要切实加强城市供热工作,进一步加大供热保暖力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排解设备故障,全力解决群众投诉,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要切实加强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活设施的管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要切实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加大疏导管控力度,防止发生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事故。要切实加强设施农业和养殖业冻害预防工作,防止作物受冻,确保畜禽安全过冬。要切实加强煤电油气的生产和调运,千方百计保障能源供应。
目前,吉林省政府和市(州)党委、政府正在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严寒天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确保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据12月15日新华网报道)
■ “以前没有水源,很多地都浇不上水,修了水渠后,不仅都能浇上水,而且灌溉次数也增加了,收入比以前多了。”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协喀尔镇林萨村农民阿律说。
“十一五”期间,西藏各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灌溉面积有效增加,粮食产量和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协喀尔镇林萨村农民阿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上述一番话。
定日县水利局局长普穷次仁告诉记者,当地降雨量分布不均、海拔较高,季节性缺水严重。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过去很多农田不能及时得到灌溉,造成经济作物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影响群众增产增收。“十一五”期间,定日县通过“民办公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政府补助资金拉动群众投工投劳。当地还按照“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以及成立农村用水户协会等方式,明细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和管理责任,确保持续发挥效益。阿律家里种植了10亩青稞,自从村里修建了水渠后,青稞的亩产量从不到150公斤提高到去年的350多公斤。
(据12月15日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