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
■本报记者 孙燕明
近日,央视连续报道了大连国人康集团在一则名为高N肽纳豆软胶囊产品的广告中肆意进行虚假宣传的事件。此举不仅将纳豆产品推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风口浪尖,而且再次考问备受诟病的保健食品监管何去何从。
大连国人康集团的广告声称,高N肽纳豆软胶囊开创了一个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全新时代,服用一个月,降低血粘度、稀释血液,降低血凝度有效率98%,溶解血栓有效率93%,平稳血压有效率89%,平稳血糖76%。高N肽使用的纳豆激酶是被称为日本“纳豆之父”的须见洋行博士研制的,纳豆激酶含量比普通纳豆产品高,不仅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在北京、辽宁、河南等地,有很多患者反映高N肽并没有广告宣传的神奇功效,有些患者还因为听信广告的神奇疗效贻误了治疗。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纳豆是以黄豆为原料,以纳豆枯草芽苞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食品,在日本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日本发现纳豆中含有多种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低聚糖、卵磷脂、皂甙、异黄酮、多肽、维生素K2、维生素E、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日本企业率先以纳豆为原料开发出了保健食品,日本政府许可其声称具有维护骨健康的作用,因为纳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2,具备促进骨骼形成的功能,但学术界热衷于研究的其他功能,诸如有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改善胃肠功能等功能尚未得到日本政府许可。
我国纳豆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如何?王大宏解释说,2002年,我国就允许纳豆作为普通食品销售,也可以申请保健食品。我国允许申报的保健功能范围没有“维护骨健康”这一项,企业申报的保健功能分别为增强免疫力和辅助降血脂功能。而纳豆激酶可以溶栓的功效作用,已属药品范畴,中日两国政府均未给予许可。有些企业宣称纳豆激酶胶囊可以溶血栓、改善中风脑梗、预防冠心病等功效,均没有通过监管部门的批准。
目前,我国共批准了5个纳豆相关保健食品,按照保健功能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燕京牌纳豆胶囊和诺金康牌纳豆胶囊,保健功能分别为免疫调节和增强免疫力。其工艺是将纳豆速冻,在低温下冷冻干燥,并在低温下粉碎,同时富集强化纳豆菌的代谢功效物质,最后制成胶囊。另一类是以纳豆冻干粉和其他药食同源的成分配伍制成胶囊,主要通过其他原料的功效成分来强化纳豆的功效性。我国批准的这类保健食品共有3个,均为辅助降血脂功能。其中,博思牌纳豆胶囊功效成分为维生素E和亚油酸;保罗牌纳豆红曲胶囊主要原料是红曲粉,功效性成分为洛伐他汀;多泰基媒牌纳豆茯苓胶囊主要原料是葛根、泽泻、茯苓等成分,功效性成分为总黄酮。
王大宏指出,目前,纳豆产品有国产食品、进口食品(执行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标准)和保健食品,相同成分、相同形态的一类产品却有不相同的法律身份,须纳入不同的监管体系,这种情况造成监管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判别产品类别、界定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时的困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非保健食品类胶囊剂型的纳豆产品,既是富集强化纳豆菌的代谢功效物质,也是高度提纯的纳豆激酶制品,由于没有这类产品的安全标准,监管部门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缺少必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