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手机安全引发全球关注欧盟警示用户加强防范
作者:邹本堃


    ■本报记者 邹本堃
  据悉,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署(ENISA)近日在其最新的手机安全报告中指出,伴随智能手机数量的高速增长,和手机威胁的不断衍生,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报告警示用户应提高手机安全意识,防范包括手机病毒等移动安全隐患。
智能手机安全:
资费和隐私成关注重点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数量已经突破1.5亿部,并正以每季度超千万部的出货量持续增长。由于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像个人电脑一样支持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具备上网功能,使其极易被病毒作者利用,传播手机病毒等安全威胁。在智能手机逐渐成为用户数据和隐私中心的同时,手机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ENISA报告指出,资费、隐私、和数据安全,是当前智能手机用户的关注重点。据近日网秦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手机安全报告》显示,“扣费”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手机用户的关注重点。网秦手机安全报告介绍,2010年,强制开通高额SP付费服务,和通过强制外发短信、自动联网消耗用户话费、流量的“扣费”类手机病毒呈现迅猛增长势头,全年累计截获量达968个,在病毒截获总量中占据32%的比例。
  智能手机在感染病毒后还可能会联网上传用户手机中的隐私内容,泄漏用户的所在位置,盗取用户的手机账户密码等,对用户的隐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网秦手机安全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1月,累计截获334个存在窃取隐私行为的手机病毒,覆盖包括Symbian、Android等手机平台。其中“终极密盗”病毒,更因其会窃取用户手机QQ、网银的密码,并通过短信向外发送用户的隐私内容,成为2010年度的十大手机病毒之一。
  ENISA报告显示,数据安全也是智能手机用户当前关注的重点,一旦感染手机病毒,在导致用户数据丢失的同时,也会为手机用户带来数据被盗的风险。“最新研究表明,网上购得的26个二手手机中有4个可以从其含有的旧数据中找到以前的主人,同时,7个可以提供足够的数据找到以前手机主人的雇主。”ENISA报告指出。
遏制病毒传播:
加装防护成必要选择
智能手机衍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遏制方式也成为了用户的关注重点。对此,网秦手机安全专家指出,确保传播渠道和手机终端安全,是遏制手机病毒衍生的关键所在。当前手机病毒主要通过诱骗用户联网下载、使用短信、彩信等方式,以及通过数据线、存储卡进行传播。其中75%的病毒,将自身伪装成如手机软件、游戏、电子书等程序,骗取用户上网下载安装。“由于手机病毒会在后台运行,大多数用户难以及时发现,由于部分手机病毒采取了自我保护机制,当前也很难手工清除。”专家介绍。
  专家呼吁,为有效遏制手机病毒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威胁用户的手机安全,专业安全厂商应及时通过和手机终端厂商、系统厂商和运营商的积极合作,共同打造针对手机病毒传播源、病毒传播渠道以及手机终端的实时监控体系。通过产业链条的融合来遏制手机病毒发展。例如通过下载网站资源的安全验证体系,避免用户下载到包含手机病毒的应用软件,及时屏蔽病毒传播渠道,发现手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遏制手机病毒的传播。专家建议智能手机用户,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丰富应用时,更应加强对手机安全隐患的认识,并通过安装专业手机安全软件等方式来防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数字生活·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手机安全引发全球关注欧盟警示用户加强防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