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新应用精彩纷呈,各种智能终端轮番登场,网络购物上演“千团大战”……2010年,我们见证了信息化发展的飞速进程,见证了数字化生活的全方位变化。与此同时,电信资费陷阱频频被披露,网络购物投诉激增,互联网公司展开肉搏战,苹果的终端中看但不太中用……诸多问题和疑惑也在困扰着我们。面对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期待:2011年的数字生活少一些无奈,多一份欣然;少一些困惑,多一份精彩。
■本报记者 武晓黎 岳纲举 张 磊
【期待一】话费不再被盗抢
移动用户吴小姐:“希望新的一年我不用再去不停地查我的业务定制记录,不停地让服务热线帮我取消。在以往,每过一段日子,总会有一些不知怎么就被订上的服务,被莫名其妙收钱。
联通用户程先生:“希望新的一年能把我的套餐改回去。我订的60元套餐都用不完,也不知怎么就擅自给我改成了286元的,只是发了条短信通知我,反映了一个月也没解决。希望以后类似的事情不要发生。”
电信用户刘同学:“希望以后毕业生都能顺利销号退费,不要设置障碍。当然也希望不要再出现天价话费、天价QQ费。”
移动用户向女士:“希望新的一年我被充得找不到的50元话费能有人还给我。我现在再也不敢用自助充值机给手机充值了。”
联通用户任先生:“希望我被偷偷扣掉的200元流量费能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希望新的一年能放心用手机上网。”
诺基亚用户肖先生:“希望新换的手机不再有一键上网的陷阱,我已经不知不觉花了很多冤枉钱了。”
某山寨手机用户万先生:“希望便宜的山寨机能没有扣费陷阱。”
联通用户韩先生:“希望取消座机月租费,希望家里的手机座机宽带能真正统一起来,不要重复收费。”
……
运营商某人士:“工信部称,2010年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在上年下降9%的基础上,今年又下降11%——在CPI一路飙升下,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在下降,对此百姓的感知又如何呢?社会上对电信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套餐不透明、资费高、垃圾短信……等层面,这说明以沟通为己任的通信行业,沟通能力基本不及格。”
在实实在在存在那么多手机吸费陷阱、流量扣费不透明的投诉事实面前,新一年里运营商和整个通信行业要反思的,大概不仅仅是用户沟通能力的问题。
我们真心希望,新的一年,经营者能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到消费者的福祉上,而不仅仅是业绩考核上。
【期待二】3G应用真给力
“工信部等8部门最近联合推出《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根据意见,到2011年,3G建设总投资为4000亿元,届时3G基站将超过40万个,3G用户达到1.5亿户。”这是2010年4月的新闻报道。
巨额资金投入,员工辛勤的汗水,3G基础设施建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今一年过去,3G用户数水水地算一算,也只有4000万。新的一年,谁都希望3G的表现能真给力,而不再是老百姓有兴趣却既用不起也不敢用的概念炒作。
总结上一年炒得热闹非凡的3G,实际上无非是电信和联通两家的竞争,而实质上也无非是以无线上网卡为主。这两家的上网卡也都乏善可陈,大量挤占信道,导致话音业务受影响,不得已都推出了大型无线路由来缓解网络压力。而移动干脆从终端到网速,几乎都达不到3G的标准。
热热闹闹的3G开通仪式不重要,也不用为了一个iPhone终端打得不可开交,我国有着世界最大的电信市场,只要有像样的终端,有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有真正为用户利益着想的服务,有不拥塞的网络,有守法规范经营的理念和行动,有恰当的收费模式和标准,就是再来三家运营商,也一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期待三】搜索引擎请给我想要的结果
搜索引擎有多重要?看看我们日常用语的变化就知道了。以前有问题,人们去百科全书中查找,现在有问题,人们会去“百度”、“谷歌”,这两个词已经从公司名称变成了通用的动词。
购物,先查产品性能、报价;旅游出行,先查行车路线、酒店餐饮;求医问药,先查药品信息……可以说,网民已经离不开搜索引擎,他们期望从中得到最真实、最全面、最权威的信息。然而,当这种信息被加工重组以后,特别是被金钱劫持以后,还能否保证结果的真实、全面、权威?
不少用户都发现,互联网搜索引擎结果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的结果,搜此企业却被导入彼企业的网站,各种广告被排到了最前面,常常需要翻几页甚至十几页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除了浪费时间、影响互联网企业的公信力以外,这些做法也严重侵犯了网民权益,甚至会给网民造成人身伤害。比如关乎网民健康和生命的药品和医疗信息,一些夸大疗效的药品和医疗机构网站,总是能花钱通过竞价排名等方式排到搜索结果前列,对网民造成了误导,再进一步查找该企业,却往往“查无此人”。
互联网企业要盈利,这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企业除了经济利益之外也必须关注公众利益,这是现代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底线之一。搜索引擎作为网民互联网应用的入口,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以更高的社会责任感来约束自己,唯此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期待四】平板电脑请照顾本土消费者的需求
2010年初,由苹果iPad掀起的平板电脑热潮席卷全球,我国消费者也是重要的消费力量。等到9月17日在国内首发时,疯狂的“苹果迷”冒雨彻夜守候。但一些普通消费者稀里糊涂跟风购买以后,发现这个不是电脑又不是手机的家伙除了玩儿游戏非常爽以外,也不是那么好用。
不支持多任务、没有摄像头、没有USB接口、保修期只有一年……有网友细数了苹果iPad的十大缺陷,在很多人眼中,苹果iPad成了不折不扣的游戏机。
很明显,由于我国消费者和西方消费者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对产品就有不同的需求,上述种种缺陷在美国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在多数中国消费者看来就是缺陷。如何照顾本土消费者的种种需求,是平板电脑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苹果可以“站着把钱挣了”,因为它有为数众多的拥趸,而国内平板电脑厂商就需要慎重了,要么尊重本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跪着把钱挣了”,要么从市场出局。其实,“跪着挣钱”并不屈尊,因为尊重本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期待五】3Q大战不再重演
2010年发生在360公司与腾讯QQ之间的一场贴身肉搏战让业界目瞪口呆。这场3Q大战高潮迭起,持续月余,直至主管部门出面约谈方才偃旗息鼓。然而,时至今日,这场恶斗究竟孰是孰非,数亿网民依然是不明所以。其间,百度、金山、傲游等多家IT公司卷入争斗,称360公司严重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破坏了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并宣布旗下客户端软件不兼容360系列软件。直至2011年元旦,金山和360公司围绕着用户隐私权的口水战再起。
3Q之争使数亿用户电脑桌面成为企业厮杀的战场。面对这场恶斗,普通用户无法分辨是非,更加不知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目前,我国软件行业混乱不堪,相互攻击卸载对手软件等屡见不鲜。3Q大战只是其中的一例。其实,我国实施的《软件产品管理办法》中规定,软件产品应当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但是,这一规定对许多软件厂商而言形同虚设。众多网民呼吁,某些软件产品牵扯到数亿用户的切身利益,影响面相当广,国家有关部门应对软件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定期质量抽查,否则难以维护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期待六】网络购物更有保障
网络交易额与网络购物投诉的双双猛增让人们喜忧参半。近年来,我国网络商品交易规模越来越大,但随之发生的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也暴露出网络交易的软肋。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网购交易金额达到2206亿元。截至2010年6月,网购用户已达到1.42亿,半年增长31.5%,增长势头强劲。
如今,网络购物已经全面渗透到网民生活,网络购物服务更为细化。互联网销售的物品种类已经从早期的以书籍、电话卡为主,发展到涉及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的物品。网购商机无限,吸引了大量商家。数据显示,自建网站从事B2C、C2C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在2009年达到约7200家。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户认识并参与到网络销售市场中来。
网络购物风生水起,但是,网上购物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形形色色的假货充斥其间,大量网民误入欺诈陷阱,此类纠纷已经形成近几年的投诉热点,并且保持高增长态势。统计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存在三大顽疾,涉及电子商务商品质量、企业服务及企业信用等方面。2010年1至10月,网络购物的投诉达到了3.6万多件。商品与网上描述不符在网络交易纠纷中占很大比例。同时,有众多消费者贪图小便宜,或没有严格按照交易流程进行而遭受欺诈。
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网络交易实名制,使我国在网络交易的立法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保证网络交易的安全方面有所突破。
应该说,网络交易模式有诸多优越性,比如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发展,带动整体经济,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等等,大力发展网络购物是加快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要求。同时,网络购物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国内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来看,如何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交易的监管,同时倡导厂家自律,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减少网络购物纠纷,为亿万网民打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网上交易平台,是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