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车市上演改款题材“贺岁片”
作者:王文郁


    ■王文郁
  2011各品牌改款年度新车,在全国各地机动车销售市场纷纷登场。按正常理解,在新款推出后,老款应该滞销才对。然而,有的车型却反其道而行之,新款积压成库存,老款被抢购一空。
  一般说来,改款车多半讲求的是华丽变身,因而外观上的华丽变化更加显而易见,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4个基本部分组成不会动,前后灯、镀铬亮条、内饰材料等是改变的主要项目,为此付出的银子不会太多,因而改款后的价格基本保持不变。也有一些小改款是应景之作,多年来非但没有在改款后赢得一致好评,反而是改得越发难看。难道汽车制造商所谓的改款,仅仅是要专门在岁末年初娱乐一把?
  众所周知,小改款不同于更新换代,只是在没有大幅度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将一些为消费者所诟病的技术完善升级,但总体上,仍属于零敲碎打的范畴。还有,更少为人知的是,在小改款车型华丽变身背后,零敲碎打的减配,或明或暗地进行着,只不过生产、销售商只宣传增配的部分,至于减配的部件,无不三缄其口。
  捷达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中的一棵常青树,已在中国市场中销售了20年,却仍保持着惊人的销量。虽然也几经改款,但有谁会那么在乎其是否改款呢?皮实、耐用、维修便宜,是其保持传奇销量的条件之一,不断下降的价格,是其还能被消费者选择的关键。而目前有些中档车型,面对竞争却不愿让利低价销售,又不甘让出市场占有份额,年度改款便成为了炒作的绝佳噱头。在一片千呼万唤后,最终亮相,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在一些品牌车论坛中,大量车主和业内人士将改款车减配后被故意隐瞒的地方一一曝光,换来一代不如一代的议论。
  消费者有权明明白白消费。初始配置经过多年宣传沿习下来,给品牌车型带来了不错的口碑。接下来汽车生产、销售商对于增配一些小部件所带来的变化,表现得非常高调,宣传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但对于减配后对车辆行驶性能、安全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却避而不谈,乐不可支地暗中分享着固有口碑为企业带来的红利。
  有人赞贺岁片搞笑,娱乐生活;也有人贬贺岁片浅薄,耍嘴皮子;还有人评贺岁片针砭时弊,给人启发。细细品味,诸多改款车型在岁末年初的贺岁片中,同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面对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有的主动求变,也有的被动改变。有的在改款过程中,在性能和装饰上,真正有所提升;有的只装饰,不提升性能;还有的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把看不见的用减配省下来的钱用于看得见的增配,在车内部做些手脚,然后贴到车明处充面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放在汽车小改款题材的“贺岁片”中,略显沉重。如果只是一部贺岁片,成功与否取决于消费者是否买票。而对于一种车型、一个企业,则要看消费者是否持续相信一个企业和产品可以被信赖,以及是否值得为其掏出自己袋中的银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车市上演改款题材“贺岁片”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