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一汽-大众捷达2010年总销量近23万辆
200万辆下线指日可待
作者:李 方
图片
图片


      日前,记者从一汽-大众有关部门获悉,捷达2010年实现销量22.9万辆,月均近2万辆。捷达用无可挑剔的市场表现为“车坛常青树”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车市高位增长的2010年,一汽-大众旗下所有车型全部热销,不少车型甚至供不应求。得益于卓越品质及品牌积累,捷达一路畅销,销量排名始终处于乘用车前三位。
  可以说,捷达是唯一一个能够在车市保持如此旺盛生命力的产品。回顾捷达19年来取得的骄人业绩,其实没有太多的奥秘。
■本报记者 李 方
  以品质取胜
  在国内车市,捷达的销售业绩始终名列前茅,享有车市常青树的美誉。究其原因,就是品质。我们都知道,作为销售的最后环境,产品无疑要与广大消费者赤诚相见,所以高品质的产品,必然受到市场的青睐。
  提及捷达,“皮实耐用、稳定可靠”脱口而出。捷达的形象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老百姓的心灵深处。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省油,捷达用品质构建了大众品牌形象的基调,更征服了广大消费者。从穿梭于大街小巷,到沙漠荒原中驰骋,捷达车用品质的稳定聚集着品牌的力量,赢得世人的信任,越来越多的车主对捷达的品质赞许不已。
  另外,据最新的汽车保值率调查报告显示:使用1年的捷达保值率为75.8%,2年保值率为68.6%。比较之下,众多新款经济型二手车,捷达的保值率大大领先。一位二手车经销商告诉记者,皮实耐用的捷达不仅低油耗、少故障、性能成熟、售价稳定,而且拥有最广泛的维修网点和丰富实惠的备件,这些都为捷达的高保值率上了“保险”。面对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捷达的高保值率无疑成为了车主购车的理由之一。
  一位捷达车主这样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对车辆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代步车成为了大众家庭的选择。选车,质量是第一。捷达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省心。家里只有这么一辆捷达,经常跑长途,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故障。”的确,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皮实”、“小摩擦不掉漆”、“省油”、“拐弯不发飘”……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都表明了车主们对捷达的肯定。“苦练内功”使得捷达赢得了超过190万的忠实粉丝。
以创新领先
  第一个装备五挡变速箱、第一个配备ABS系统、第一个装备自动变速箱、第一个装备电动门窗和高位刹车灯、第一个装备电子防盗系统、第一个创下60万公里无大修纪录……很难想象,这些开创中国汽车历史纪录的技术性标志都发生在同一个品牌上。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捷达19年来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一直在不断寻求与当代汽车技术保持同步,从而使得每一款经过技术升级的车型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2010年3月,作为“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十款新车”之一,新捷达在“天府之国”成都耀眼上市。一汽-大众产品技术开发部工程师辜刚成说:“从新捷达身上能够看到一汽-大众人不断创新、引领科技的进取精神。”
  两年半的潜心研究、16项全新设计改进、54种零件提升改进、161项质量改进……这一系列数据都说明了这一切。新捷达在保持原有强劲动力、皮实耐用、经济舒适等一系列优秀品质的基础上,做出的产品技术创新,使其成为了新时代具有赛车品质的实用型中级轿车。
  全新升级的捷达上市后也没有让人们失望,首月销量突破2万辆,成功接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捷达给捷达品牌注入了历久弥新的因素,改款新捷达强大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基础也是有力回击退市论的关键。
以服务为本
  售后服务的优劣,是衡量汽车企业及产品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健全的零部件体系是售后服务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让消费者买车之后安心用车、养车的基本保障。
  品质出众的捷达,在服务和市场方面,也显现出不可小觑的实力。现今,捷达已经在用户群中形成了“到哪儿都能修捷达”的口碑。一汽-大众遍布全国的4S店,可以为全国190多万捷达用户提供与国际同步的标准化销售与售后服务,而高品质的原厂配件及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可以保证车主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在捷达车主调查问卷中,捷达车主冀先生这样写道:“捷达的保养很方便,价格低廉。除了保养,其他的零部件基本可以不用去换。还有捷达对汽油的要求也不高,93号汽油全国各地都有。捷达的维修点也遍布全国各地,开到边远地区也可以维修,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也正是捷达为何能让车主放心买车、安心用车的强大后盾。
  优异的品质、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些都让“车坛常青树”捷达的神话得以延续下去。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捷达距其有历史意义的200万辆下线仅一步之遥,面对2011年汽车市场竞争大环境,相信捷达的未来之路仍会延续辉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0万辆下线指日可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