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学
近日,王女士在某医院口腔科补好牙后,想请医生顺便检查一下另几颗不舒服的牙齿,却被告知需重新挂号。医院口腔科负责人称,此为业内行规,是为控制医生的接诊量,也是为大多数患者的利益考虑,希望患者从其他患者和医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此事。(1月13日《京华时报》)
挂一次号只看一颗牙,看几颗牙就得挂几次号。这不是春晚小品,也不是黑色幽默,而是医院口腔科的所谓业内行规。对此,真不知道是该感叹看牙过于折腾和麻烦,还是应该折服于医院生财有道。幸好人的头发很少“生病”,否则,人这一辈子恐将在医院里度过。
视患者权益于无物,置人道主义精神于不顾,只考虑自己利益,只图自己方便省事,看病岂能不贵、不难,医患关系岂能不紧张?至于相关负责人所说的:“也是为大多数患者的利益考虑”,未免显得有点冠冕堂皇。事实上,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唯有乖乖听命于医院的份。再嚣张的态度也得忍受,再贵的药也得买,再霸王的行规也得遵从,谁叫“病来如山倒”,谁叫患者不是医生。
每看一颗牙必须挂一次号,不过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典型缩影。如果不能从体制上破解以药养医顽疾,那诸如此类的业务行规必将继续存在,甚至会变着花样和面目层出不穷,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是否“看得见”。而这势必又将进一步加剧看病难、看病贵。
就现实情况来看,要想杜绝业务行规存在的不良现象,根除以药养医的病根,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努力。一是推进医改,用制度来规范业内行规,斩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二是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拓展“大医保”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促使公立医院及早回归公益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