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天气干燥 人员流动性大
春季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侵袭
作者:唐夏


    ■本报记者 唐 夏
  去冬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北京市区甚至创下了60年来冬季降雪最晚的记录,给原本就在冬春季高发的流感增加了可乘之机,再加上春节刚过,大量务工人员返城、学生返校,人员流动性增大以及立春之后天气逐渐转暖,易导致流感的发生与流行。专家提醒,当前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侵袭。
认识流感——
感冒和流感 两种疾病易混淆
  许多人对流感的概念并不清楚,存在许多误解。实际上感冒和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的概念是不同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感冒和流感虽然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童朝晖介绍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易引起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老年人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因此流行性是临床医师诊断流感的主要根据。由于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极易变异,因此每一年发生的流感的病毒株,或病毒血清型往往是不同的,一般3年一个流行高峰,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多发于冬季,但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其主要病原体有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及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感冒多呈自限性,一般经5—7天痊愈。
治疗流感——
抗菌素无益 保证睡眠和营养
  专家指出,目前很多患者对流感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但影响了治疗,还导致了不必要的医药费支出。
  人们通常认为患流感后,进行抗菌药物输液就一定好得快,但是,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曹彬告诉记者,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曹彬说,通过对500例流感样病例使用抗菌素和不用抗菌素病人的病程统计,结果发现:用抗菌素的病人平均退热时间是2.9天,而不用抗菌素的退热时间是2.4天;从呼吸道症状的缓解时间来看,用抗菌素组平均5.4天,不用抗菌素组为4.1天。但是用抗菌素组的平均花费是193元,不用抗菌素的花费只有107元,有显著差别。也就是说,因为流感样病例就诊的病人如果输液要多花近一倍的钱,但是并没有得到益处。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压力也增加了。不仅仅是职场上的白领们,甚至中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一旦患上流感,人们往往希望一两天把病治好。曹彬指出,这种心理预期往往不能满足。因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的康复主要是靠人体的自我修复。如果一个人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流感病人发热持续3—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实际上,患上流感本身就说明我们一段时间以来身体状况不佳,正好借着生病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给自己的身体一个自我修复的时间。生病了还强迫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工作,是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任的恶性透支。”曹彬说。
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 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日前举行流感趋势及防控新闻通报会,提醒民众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凡是适宜接种流感疫苗、但还没有接种疫苗的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以及与流感高危人群的密切接触者,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积极锻炼身体,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出现发烧时,不应上班或上学,减少与其他健康人员的密切接触,尤其是要尽量避免接触家庭内的老年人、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和陪同人员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如接触时尽量佩戴口罩;当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时,避免用手接触自己的眼睛、口和鼻,当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后,应立即用肥皂洗手;注意平衡膳食、多饮水,保障睡眠,保持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抵御流感的侵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健康·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春季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侵袭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