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 磊)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各季度中国邮箱用户收到的垃圾邮件占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3季度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电子邮箱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数量为15.9封,平均每周收到邮件中垃圾邮件的比例为37.6%,同比下降了15.8个百分点。
多年来,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保障、行业自律、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群众举报等多种措施的联合推动下,经由我国发出的垃圾邮件比例持续下降,中国互联网垃圾邮件泛滥的情况受到了明显的遏制。
原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3月30日正式实施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填补了中国在治理垃圾邮件方面的立法空白,使垃圾邮件治理工作有法可依。中国互联网协会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发布了《反垃圾邮件规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公共电子邮件服务规范》,为探索有效的垃圾邮件治理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业界共同建设的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实时发布垃圾邮件的IP地址、域名黑名单,形成群防群治的治理环境。为促进邮件发送的互信互通,平台增添了电子邮件白名单服务,克服了单纯采用黑名单封堵造成的邮件通讯不畅的问题。
2008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截至2010年年底,共收到举报垃圾邮件1369143件次,经实时处理、智能分析后,进入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实现了举报-受理-管理-举报的良性循环。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信息)中心主任曾明发表示,中国互联网协会一直积极推动反垃圾邮件工作,为此,成立了反垃圾邮件工作委员会,并建立反垃圾邮件(信息)中心为具体的实体支撑单位。为规范行业秩序、普遍提高反垃圾邮件基础水平,还先后在北京、南昌、沈阳、成都等地对上千名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员进行培训。该活动已经作为常规性工作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目前,中国互联网协会正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备案工作;同时,在有关政府部门支持下,正在建设国家反垃圾邮件预警及处置服务平台,该平台将与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相结合,向社会提供垃圾邮件预警及处置服务,从而进一步有效降低国内垃圾邮件的传播比例,探索垃圾邮件治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