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学生开通多个账号应对家长监控
网游管理不应搭花架子
作者:邹本堃


    事件:>>>>>>>
  3月1日,由文化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将正式实施。根据该方案,家长需要了解、引导、控制孩子游戏活动的,由家长向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提供合法的监护人资质证明、游戏名称账号,就可以采取限制措施,包括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长度,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段,或者完全禁止。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成年人玩游戏,将受到家长的“控制”,家长可实施干预。但家长如欲监控孩子须先向网游公司提出申请,填写监控服务申请书、提供监护人和未成年人身份证或户口本的复印件,提供由派出所出具的监护法律关系证明。申请书上需要填写网络游戏名称、游戏账号、游戏角色名称、经常登录地点和IP地址等,资料经过核查后才有可能获取批准。
点评:>>>>>>>
  有业内人士表示,该方案的出台是继《网络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和《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之后的又一大措施,也是对此前措施的一大补充,通过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而网游经营单位各自制定的细则过于繁琐,申请监控的高门槛让家长止步。此外,孩子们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开多个网游账号和家长打游击。如此一来,恐怕这一新规的实际可操作性大打折扣,所起的作用也很有限。其实,防止未成年人网游沉迷,关键不能靠家长来管,需要技术制约、对企业的管理责罚制约,需要企业自身社会责任制约,不然的话,这“工程”那“工程”都只能是花架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网游管理不应搭花架子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