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蔚
“新国8条”出台,沪渝房产税铿锵落地,央行在鞭炮声中加息,“京15条”重磅出击……2011年伊始,房产调控政策层出不穷,尤其是2月16日被称为最严厉地方细则的“京15条”正式出台,令北京楼市呈现出交易量锐减、开发商推盘意愿下降、中介人员辞职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调控新政开始执行,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将继续蔓延,房价上涨的势头或将被终止,购房者盼望的楼市拐点可能真要到来。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所谓拐点并不是简单地指房价下跌,而是指将结束中国房价的非理性上涨,楼市投资回报率将趋于稳定。
北京楼市交易量锐减
“京15条”的具体内容虽然在出台前已经被业内广泛猜测,但其落地后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仍十分巨大。
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获悉,2月17日零时北京楼市开始全面执行严格的限购政策,当天,北京商品房住宅总成交量仅141套,二手房住宅网签套数仅248套,相比16日的2057套下调超过87%,是近半年来交易量最低的一天。
北京中原地产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京15条”出台并立即执行,避免了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有利于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叠加了政策的调控效果。预计以后北京楼市将明显趋向冷淡,限购等政策的效果将逐渐显现。
协成机构副总裁王裕仁表示,“京15条”堪称“新国8条”以来最为严厉的地方细则。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都会出现明显下滑,而二手房的下滑更为显著。“京15条”造成了购房需求被集体“封杀”的局面,直接制约了改善型需求、投资型需求这两大二手房市场的主力,势必会带来成交量的锐减。
开发商推盘意愿骤降
前所未有的严厉限购政策明显打断了北京大部分开发商的开盘预期,目前北京2月份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仅1个,预计全月很可能不超过5个新盘上市,创下北京有网签历史以来的供应量新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1年拿到预售许可的项目合计为7个,供应住宅总量为1126套。
目前北京住宅库存量已经分别下降到期房住宅62530套、现房住宅30142套,相比2010年年底,住宅库存量下降超过万套。部分预计春节后开盘的项目由于担忧刚刚落地的调控政策,推盘意愿明显下降。据记者了解,原本预计2月开盘的19个项目,其中半数都已经有延后开盘的计划。
原本是阳春三月,却很可能出现楼市供应的“倒春寒”。截至2月20日,据北京中原地产统计,有意向在3月开盘的25个项目中,只有2个是全新盘,其余23个项目均为老项目后期,其中有超过七成的项目位于五环外,仅房山就有5个项目供应,大兴也将有4个项目供应。
新盘遭遇定价难
“我们不想做出头鸟,如何定价确实是个难题。”北京一个售价预计超过4万元/平方米的楼盘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北京一度对房价超3万元/平方米的楼盘收紧预售证的审批,这表明在深度调控背景下,高价楼盘显得“不和谐”。而“京15条”明确表明,实行差别化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因此,高价项目定价尤须谨慎。“春节前后,看房人比之前明显减少。”日前,记者以购房人名义咨询京东某楼盘时,售楼员这样对记者说。该楼盘属于老项目后期,价格低于2万元/平方米,前两次开盘价格略有上调,幅度大约为500元/平方米,该楼盘原来计划春节后推新盘,价格还会上调。但是,日前该售楼员对记者表示:“这两天没有听到开盘的进展消息,照现在的情况看,估计如何定价是个难题。”“面对调控高端项目就挺着,低端楼盘降点价也能卖,我们反倒有点不上不下。”北京一家中小开发商内部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旗下有一个经济型别墅项目和一个以大户型为主的商住楼,目前的销售都不太理想。“今年推盘任务很重,坦白说,很担心。”他表示:“公司在售的两个项目都定位中端,主要客户除了改善型需求,还有不少是投资需求,因而受新政限购、限贷的打击较大。另外,经济型别墅已是尾盘阶段,很难降价;商住楼盘在去年11月首次开盘后,一路感觉到市场在降温。”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计划3月开盘的25个项目中,有15个项目已经基本确定了价格,全部延续之前的价格,均未出现上涨。北京中原地产分析人士认为,楼市调控对房价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相比往年,3月一般都是市场旺季,是楼盘上调价格的好时机,例如2010年3月房产价格飞涨,一日一价。但是,今年因为调控的影响,大部分开发商都谨慎选择了维持价格稳定,甚至不少即将开盘的项目已经开始利用一些优惠吸引客户。比如,强佑清河新城办理白金卡可额外享受9.8折的优惠,最高可省8万元购房款;米拉vilage最高优惠8万元购房款;合生·世界村推出10套特价房,房款最高优惠30万元。中原地产预计,随着政策执行的深入,项目的优惠幅度还将加大。“买房人想买也买不了,降价有什么用呢?”城市核心区域个别高端楼盘开发商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再加上本身项目定位和品质带来的心理优势,他们表示将观望一段时间。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认为,在调控已成常态的情况下,购房者的置业观念已经发生转变。限购政策以拥有房产套数为标准,营业税又改成全额征收,使得房产转手交易成本增加,因此,购房者形成“一步到位”的置业观念,居住周期更长、生活便利性更强的楼盘会成为不少买房人的需求,购买力资源将向优质项目、品牌项目集中。
●业界看新政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
新政对房价影响巨大
“京15条”的实施将彻底消灭北京的住房投资需求,无论是长期出租还是短期炒作都将告别市场,住房的投资需求在北京将会成为历史。
“京15条”新政实施后,在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北京,将很难会被取消,这标志着北京选择了另一个发展方向。这项政策比上海、重庆试行房产税的影响要大得多。有连续5年社保和纳税证明的外地人才可以在北京购房,从“5年时间”和“必须连续”这两项来看,条件非常严格。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该政策对北京房价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可以从未来几周的楼市成交情况得到验证。
北京中原地产总经理李文杰:
限购不是短期政策
房地产从业人员普遍有种侥幸心态,希望任何调控政策都是短期的,是为了应对目前的高房价而产生的。对这种心态我不认同,我认为目前的限购政策基本是一项长期的楼市政策。从最近几年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方式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已从过去单纯卖地,转变为和区域产业相结合的增长模式;从开发商的角度出发,已从过去单纯买地、盖房,逐渐转变为多元化、规模化、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从购房人的角度出发,历经多次调控,纯粹投资炒房的空间基本没有,房产如何保值是个新课题;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限度的人口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应该向城市化群的发展模式转变。
市场化和民生保障将是一项长期的房地产行业政策,房地产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之一。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开发商的产品策略、区域布局策略及自身经营策略肯定会发生重大调整,开发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才是上策。
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董事长杨少锋:
北京楼市交易量或将跌六成
“京15条”与“新国8条”高度一致,前者是对后者的进一步细化,是当前对“新国8条”贯彻、落实最为彻底的地方楼市调控细则。这次出台的“京15条”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容比“新国8条”更加细致,例如“新国8条”没有规定对外地人购房具体限制的年限,而“京15条”明确指出需要5年;二是对定价明显偏高的项目要进行问责并清查土地增值税;三是对各个细节考虑得更加全面,对一套房、二套房的资格审核及流程规定得更加严密。
据统计,去年以来,非北京户籍的购房者占北京楼市总成交量的一半左右,2011年1月外地购房者占北京市住房成交总量的47%。在“京15条”出台后,这些非北京户籍的购房者能够达到新购买标准的不到20%,预计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在北京拥有了至少一套住房。如此一来,符合购买条件的外地购房者将少之又少。再加上北京本地居民无法购买第三套住房,所以2011年预计北京楼市的成交量将比去年下滑60%。 (孙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