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银忠
本报记者 薛庆元
“骗子,果真是骗子!”近日,一位老年妇女来到江苏省宝应县消费者协会投诉时气愤地说,而与她同样被人利用保健品虚假宣传骗走钱的老人有近百位。这是今年该市发生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涉案金额达百万元,目前,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之中。
向消协投诉的这位老人姓朱,今年70岁。她向消协工作人员诉称,一天她在公园晨练时,有一位小姐很热情地发给她一张卡片,邀请她到县招待所听专家讲老年健康知识讲座。课上,专家拿出一盒名叫“金能量”的药来,宣传这种药能起到防止人体细胞癌变的功效,专家还用幻灯片演示老红军服用该药“返老还童”的相关事例。后来,朱女士每天都坚持去听课,觉得花钱看病还不如免费听课。
听了半个多月课后,讲课的专家提出为老人免费体检,朱女士在这次体检后被告知患有严重的“三高”,随后又有专家为其把脉,还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且开了处方,建议尽早服用他们新研发的特效药——“氨糖胶囊”、“金能量”。朱女士提供的收据显示,至2010年4月9日,她共花费了2.1万多元,用于购买“氨糖胶囊”、“金能量”、“圣华胶囊”。
到目前为止,朱女士还有5000元的药没有拿到手,对方称药现在很紧张,过一阵子再给她。然而,几个月过去了,他们却找不到了。朱女士说,为买这些药几乎花光了养老钱,天天吃这些药,但是健康状况并没有起色,和她一样购买产品的老年人有近百人,每人至少花费1万元,被骗金额达百万元。
宝应县消协工作人员从收据中发现,每张收据上均盖有“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宝应工作部”印章,调查人员多方查证,这个名称纯属捏造。当调查人员赶到讲课地点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根据朱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调查人员与卖“药”人徐某取得了联系,徐某称自己在外出差,自己是给别人打工的,收的钱全部给老板了。
据宝应县消协有关人士介绍,近几年来,消协受理的此类投诉越来越多,这些经营者往往以租借场地的形式,在小区散发以“免费体检”或“义务诊疗体验”小广告,邀请老年消费者参加各种养生活动或购买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