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磊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吸引了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目光。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开始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关注两会。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使互联网成为人们关注两会的重要平台。
凭借网络优势,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强力出击,纷纷设立两会专题,许多网站开通了两会视频直播,人们可以及时看到两会的最新动态。与此同时,各大网站纷纷设置各种栏目,并且用文字、图片、视频、微博、动画等多种形式给网民全方位呈现两会。
人民网开通的“2011全国两会专题”设置了直播、两会动态、代表声音、快讯、视听两会、建议提案等栏目,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密切关注两会上的热点话题、热点人物。搜狐开通的专题则开设了两会动态、热点话题、搜狐报道,其中包括最新资讯、图集、视频、议案提案等等。从各大网站设置的栏目来看,大都突出了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网民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文字、图片以及相关视频等等。
许多网民有这样的感受,目前,互联网与电视、报纸相比,传播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展现手法也多种多样,网络成为许多网民关注两会的首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地上网观看两会,包括开幕式、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等视频。
网络平台的互动性也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人民网开通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网民议事厅”、“有话网上说”、“两会调查”等互动性栏目,网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为了更加吸引公众,人民网还用“小白闪报”动画flash的形式,形象地展现百姓关注的房价调控、看病难等热点话题,网友看后还可以留言参与讨论。为了更加生动地反映一些社会热点,搜狐两会专题设计了“狐狐跑两会”,用漫画形式展现房屋限购、食品等问题,看上去非常灵活生动。新华网也专门开辟互动栏目,其中有热帖、代表委员博客等等,吸引网民共同参与。
两会的召开关系到我国民生大计,人们今年对通胀、房价、工资等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人民网通过对新闻热词的调查表明,楼市调控、稳定物价、收入差距、食品安全等成为百姓热议重点。一位网民对此深有体会:“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仍面临一些非常担心的问题,比如物价上涨等等。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人们想从两会上找到答案。”记者注意到,两会期间,许多网站针对热点问题在互联网上展开调查,网民通过参与调查也可反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互联网确实给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条反映心声的便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