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净化消费环境需要更多“较真大叔”
作者:奚旭初


    ■奚旭初
  江苏省扬州市有位“较真大叔”——以往买菜常遇缺斤少两,后来他想了个招,即事先称出自己手机重量,买菜时再以手机对菜贩的电子秤“校秤”,这个办法果然管用。很多市民都学会了这个招,纷纷做“较真市民”,使商贩规矩多了(据3月13日《扬州晚报》报道)。
  《扬州晚报》的这篇报道,读来令人扬眉吐气。商贩短斤缺两,各地都有。消费者明知道一些不良商贩在电子秤上玩猫儿腻,但担心较真起来太麻烦,就睁只眼闭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多也就私下发发牢骚罢了。然而,扬州市的这位“较真大叔”却不买账,毫不含糊地较起真来,并且带动了众多市民一起较真,终于让失信商家有所收敛。“较真大叔”令人钦敬,也给我们更多启悟。
  “较真大叔”的事迹证明了一个道理,不是正气怕邪气,而是邪气怕正气。无良商家弄虚作假,坑蒙欺诈,内心空虚得很,一有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所倚仗的,恰恰是消费者因为种种原因不去较真。从前,每说及商家与顾客的关系,舆论往往都是从道义和经营的角度切入,呼唤商家将心比心,善待顾客;告诫商家以诚为本,和气生财。这种呼唤和告诫,当然需要,但是事实也反复证明,仅靠呼唤和告诫是不行的。只有消费者的“较真”,才能让商家真正感受到,时代真的不同了,猫儿腻玩不得了。这就叫“倒逼”,将违规经营行为逼出市场。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现在生存己无问题,温饱已经不愁,小康不再是梦,所谓发展,反映在消费领域,意味着消费要跨进“尊严时代”,这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必然的演进轨迹。“消费尊严”并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计较,更重要的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其间蕴含的觉醒与追求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从这个层面讲,市场经济也可以称为“消费者主权经济”。说得再明白些,就是推进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力量来自于消费者的维权。如果说消费者维权是倒逼机制,那么由此也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从本质上说,当消费者主动保护自身权益时,就是在推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正因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向 “较真大叔”学习,学习他勇敢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较真的消费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3·15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净化消费环境需要更多“较真大叔”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