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大学生创业需过三关 社会支持体系待健全
作者:骆沙
图片


  北京大学生张周去年即将毕业时,曾和其他同学一样加入了求职大军,“大大小小的公司应聘了不下10次”,他说:“考虑到每月一两千元的薪水确实不够花,我决定开始创业。”然而,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回顾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张周感慨:“虽然国家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但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市场环境却并没有形成。即使经营这间五六个员工的小餐馆,也已经耗尽了我的心思。”
  据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以下简称 《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仍然偏低,创业意识差、社会环境不如意以及资金来源匮乏,是大学生面临的三大障碍。
  指导中心缺少指导
  今年3月初,应届毕业生李慧芬兴冲冲地来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办理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此前,她曾经在网上查询过相关信息,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可以得到低息甚至无息的小额贷款,还可以享受房租优惠,具体如何操作,她希望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但咨询时,指导中心的老师当场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老师把十几页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文件递给我,让我自己慢慢研究。”她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很希望能有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指导,给我们吃一颗定心丸。”
  “目前高校内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不在少数,但受制于获取创业信息的渠道太少,他们只能漫无目的地摸索。就业指导中心则大多承担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咨询等职能,并没有在创业领域发挥应尽的职能。”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明政说:“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就业指导中心应当把调研市场、分析市场的工作做得更细致,在第一时间把创业资讯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学生。”《白皮书》显示,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而言,相关教育部门并未针对创业设置考核标准,导致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以上海市为例,当地有近八成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而最终在校方鼓励及支持下实现创业的人尚不足2%。“一提到创业,大多数学生就会想到拥有明亮宽敞的办公室、好车、听话的手下、光鲜的称谓等等,总体上而言大学生对创业仍存在一种‘很风光’的错觉。”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裕民说,盲目乐观一定程度上也源自在校期间创业指导的缺失。“由于创业教育的缺失,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对商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适应,对创业的艰苦性根本没有足够的准备。创业初期需要事必躬亲,时刻都会面对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和想象中的风光相去甚远。”肖明政说。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待健全
  “事实上,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也是自我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好机会。但是目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并不宽容。”肖明政说,“一毕业就要找个铁饭碗的就业观念必须要改变。”《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创业观念仍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还没有提升到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的高度。除此之外,相较于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配套服务设施还相当不健全。社会经济体制和信用体系仍处于制度建设和调整阶段,相关创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
  此外,肖明政表示,大学毕业生创业面临户口、档案和职称评定无保障以及没有专业咨询和服务机构对利益的维护等具体问题,是令大学生创业“望之兴叹”的重要因素。
  资金不足创业难
  据调查显示,以上海市为例,大学生创业者中99%的人认为,创业的最大障碍来源于资金不足,比例远高于经验不足、缺乏好项目、没有好的团队等其他选项。
  “目前很多地区都有针对大学生创业专设的资金扶持政策,比如创业基金、小额贷款等,但是落实起来很难。”肖明政说,大学生创业者到处寻求政策支持,跑遍了所有部门,然而一个部门一种说法,最后还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白皮书》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多数依靠家庭或同学拼凑,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大二时,我和宿舍两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门面,开了家水吧。”曾经在校园创业的北京高校毕业生王晓洁说,“读书期间,因为住宿、生活仍以学校为基础,感觉创业压力并不大。但是毕业后,必须脱离学校独自承担所有创业风险和压力时,我明显感觉到资金方面有些吃不消了,最终坚持了半年还是放弃。”
  肖明政说,能够自己当老板,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事。然而,真正着手后就会发现,手里没钱是创业的巨大障碍。
  据了解,目前大学生创业遭遇资金困境的成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各级政府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学生创业需要;其次是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以及缺少相应捐赠法规,社会捐赠有限;最后是银行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创业青年缺乏财产抵押担保,融资困难。
  部分大学生甚至无奈地表示,在目前的融资条件下,要创业最好是家庭条件宽裕,才能经得起孩子折腾,不然还是先找个工作解决生计问题比较现实。
  肖明政表示,针对大学生满腔的创业热情,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刚刚走向社会,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手中没有多少闲钱,家庭也很难给予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先从准入门槛上降低标准;其次,社会融、投资体系包括风险投资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也需要加大。(骆 沙)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学生创业需过三关 社会支持体系待健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