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审核经营主体 ●构建小额诉讼程序
■本报记者 张 磊
目前,团购网站经常出现一折、两折等超低价商品或服务。然而,一些团购网站的商品或服务质量也随之打折。如何规范整肃网络团购乱象?
日前,北京大学学者阎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网络团购的迅速发展主要面临3个方面问题:流量激增、诚信失信、平台漏洞。针对网络团购,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专门约束规则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核经营主体,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小额诉讼程序,有助于解决网络团购纠纷。
阎雨分析认为,在整个团购行为中,商品的质量、折扣力度决定了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团购最核心的优势体现在商品价格更为优惠。但是,一些团购网站没有经过备案就开始招揽生意,有些团购网站经营者甚至盗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注册。这些网站经营者虚构经营办公场所,客服电话很少有人接听,经常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买家联络。由于缺乏监督,团购网站经营者运用虚假打折的手法,帮助商家促销,消费者缺乏验证手段,知情权根本无法保障。
目前来看,消费者参与团购所引发纠纷,多数只有几十元或数百元。不过,消费者维权时常常无法取证,追查侵权主体也面临重重困难。多数消费者认为不值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维权。相对而言,网络经营者的侵权成本却很低。所以,规范网络团购,有关部门应严格落实网站备案,审核经营者主体的真实性。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了受理小额诉讼的法庭,其中有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小额诉讼程序,不仅能够解决网络纠纷中诉讼管辖权的问题,也能够轻松解决消费者跨地域、标的小、案情简单的多种纠纷。
阎雨提醒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时应谨慎小心,最好先了解网站的退换货原则,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并且要妥善保存交易记录,以备维权时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