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敏
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走过人生的大地,总会留下些足迹。除了职业、家庭、情感等方面外,其实还有一个足迹是人们普遍忽略却必须仔细而谨慎描绘的——这就是碳足迹。
着眼碳足迹,也许需要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居家生活。有统计称,如果全国减少一半塑料袋使用量的话,那么每年可节约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5.5万吨。尽管白色污染路人皆知,但生活中完全不用塑料袋也不太可能,但尽量少使用还是可以的。相对塑料袋而言,杜绝过度包装则容易得多。日常购物时如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可大大节约能源。
要想减少碳排放,我们还要勤于“动手动脚”。有专家表示,如果全国有1/3的人以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出行,那么每年将节省汽油消耗约1280万吨,相当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产量。如果每月代替洗衣机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按照全国约2亿台洗衣机计算,每年可节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68.4万吨。
涓涓细水汇成江河,千万个人的碳足迹累积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城市的碳足迹。如今,人们以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城市以经济发展环境代价最小化为蓝图的低碳城市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追求。
在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城市,都需要谨慎描绘碳足迹,低碳城市不能仅是时髦的概念,而应成为城市管理者为改变生态不平衡而发自内心的选择。我们相信,当每一股微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未来的环境才能再次变得光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