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崔永华:做个快乐的大学生
作者:唐夏


    

■本报记者 唐 夏
  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83.6%的大学生会感到孤单;影响大学生情绪感受最重要原因是被人否定、考试不理想、朋友不理解自己;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目前生活现状不满意。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发展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等。大学生如何从容地应对迎面而来的各种压力?北京安定医院病区主任崔永华博士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的建议。

调整期望值
  

  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门专业功课学好,多做项目,拿到各类证书,争取保送研究生和拿奖学金名额等。这当然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自己期望值太高,精神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的出现。所以,需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也不必以永远当第一来证明自己。只要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足够好了。

培养学习动机和兴趣
  

  当大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威胁时,通过改变对压力情境的评价和解释,就可以改变对学习压力的体验和反应。培养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是调节学习压力的有效手段。
  对学习感兴趣时,专注于学习活动会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因此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压力,而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钻研,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某些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然能够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自信地面对学习。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心理上不过多地被学习任务以外的因素(如考试、文凭等)所干扰和控制,是一种调节压力的有效方式。

发挥长处做个专才
  

  大学生应该明白,读死书,取得最好的成绩,超过所有的人,这并不能保证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类拔萃。更好的办法是欣赏和采纳别人之所长,取长补短,同时在自己感兴趣和更擅长的方面取得优势。大学是一个广阔的知识海洋,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和兴趣来选择性地学习,让自己在某一领域成为高手,成为专家,成为专才,从而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快乐感。

学会与压力共舞
  

  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心情愉快时,人体新陈代谢就会改善。烦闷、懊恼、愤恨、焦虑、忧伤等负面情绪是产生压力的催化剂。因此,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坚强、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培养自己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适度转移和释放压力。面对压力,转移是一个好的办法。压力太重背不动了,那就放下来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转到让你轻松快乐的事情上来。例如进行体育运动,能使你很好地发泄,运动后,你会感到十分轻松;还可以找朋友沟通,向亲友倾诉,如果你不愿意向熟人倾吐,也可以向专业人员求助,这都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劳逸结合,短期旅游、爬山远眺等活动都能够开阔视野、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聊天逛街,也是消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和精神良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医药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崔永华:做个快乐的大学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