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琛娣
一些人抱怨饮用水水质不好,一些人要从山中小河里挑水吃,一些人到了冬天就没有水喝——这是陕西省柞水县部分农村饮水工程的现状。3月27日,记者走访该县小岭镇、凤凰镇、杏坪镇等地调查发现,作为民生工程的部分农村饮水工程成了“民忧工程”(据4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保障。自2006年以来,国家已投入资金近千亿元,帮助农村地区建设饮水工程。然而,由于管理不到位,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在运行不久后便出现多种问题:管道坏了无人修,守着龙头没水喝;还有一些地方自来水管夏天出水,冬天就没有水了,有时候,一小部分水龙头出水,大部分水龙头没有水,村民只能一边用自来水,一边自发筹钱挖深井。
重建设轻管理是农村饮水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基层工作者把饮水工程定位于一项上级交派的任务,因而对工程的后续管理、发挥效益的持续度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地方领导目光短视,只管工程建设,而对工程的后续管理存在“甩包袱”思想,总想“一包了事”、“一卖了事”,给农村饮水工程留下隐患,造成部分饮水工程建成刚几年,因为管护不到位,老百姓只好重新回到自己解决吃水问题的老路上。
农村饮水工程不是摆设,不是做样子,而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工程的建设质量决定着工程效益的发挥程度,工程的后续管理是否到位则决定着工程的可持续利用程度。因此,我们不仅要组织建设好工程,更要解决好工程的后续管理问题。说到底就是,要建,也要管,只建不管、有建无管,最终的结果就是将好事变成坏事,让民生工程变成“民忧工程”。
饮水困难地区,群众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收入也较低。所以在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确保“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的运行机制顺畅运行,使得农村供水工程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这样做,方便了群众生活,更有助于工程效益的长期发挥,使得党的这项民心工程能够真正取得实效。
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有人建无人管。有建无管,不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还由于后续管护责任缺失,使得饮水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监管,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也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农村饮水工程后续管护的问题,实质上是对这项工作的综合效益重视与否,对党的惠农政策的尊重与否,对广大群众负责与否的态度问题。相关责任人员端正了态度,改进了工作作风,一些地方饮水工程管护缺乏的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变,从而真正解决深沟、高山、高寒地带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