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近来彩电巨头纷纷推出智能电视新品,业内专家对此表示,智能电视未来整体普及的趋势已经明朗,而过硬的“后台”和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将是智能电视普及的关键。
截至2011年3月30日,长虹、TCL、康佳、海尔、创维等厂商相继推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外资智能电视也有望于今年第三季度全部进入国内市场。LG、夏普和索尼将分别牵手华数和百事通两家牌照企业推出带有网络功能的电视产品。
虽然智能电视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表示,智能电视的首要因素是具备智能的平台,电视也将用到操作系统,比如像开放式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一个智能平台。另外,手机、电脑、电视等要能互动起来。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元芳则认为,与传统电视相比,智能电视的最大变化不在外观,而在内容,让电视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吸引力,让人们从之前被动地接受视频内容到主动地选择各种娱乐节目,甚至是应用工具。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智能电视产品的同质化,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彩电企业纷纷力推出差异化内容,如与软件厂商共同开发独特的软件专供自己品牌使用等,并不断采用最尖端的智能操控技术与系统,同时推出应用软件商店。“目前电视机制造商面临一个抉择,即如何发展操作系统,建立平台。目前多数做法是各家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建立自己的应用商店。问题是各家力量有限,难成气候。也不能满足用户在智能手机上已经得到的开放式体验。”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侯自强表示。
新七天电器网CEO左英杰认为,智能电视未来整体普及的趋势已经明朗,只是市场的爆发还需要等待。硬件的架构由于众多IT厂商的参与,技术上难度不大,只是应用软件商店的发展速度缓慢,这会导致智能电视依靠应用普及的速度缓慢。但随着开发应用平台的植入,以及软件商店共享内容的增多,智能电视将在内容端丧失差异,这将导致厂家追求的不再是技术优先权,而需要真正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在相通的平台和内容基础上,以更好的方式和手段实现用户交互体验,使之成为差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