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两年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1.5万件
作者:贾君


  本报讯(记者贾 君)北京两年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15114件,移送司法机关6起,问题食品小作坊全部责令停止生产。4月16日到1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北京进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评估考核。北京市食品办主任张志宽代表北京市政府向考核组汇报了北京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总体情况时作上述表示。
  据了解,考核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带队,工信部、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专家组成。考核组对西城、顺义、平谷、通州、密云的部分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餐饮、生猪屠宰企业和奶站进行了检查。
  据张志宽介绍,2009年到2010年的食品安全整顿期间,北京对全市1718家获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8862家食品经销单位、58017家餐饮企业、2840家学校及托幼食堂、43家畜禽屠宰加工企业、331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1063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314家食品添加剂生产经销单位、201家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26332户乳制品经营者和63家生鲜乳收购站进行了全面摸底和规范。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3万户次,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5114件,罚没款405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6起,有力地打击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在谈到北京市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时,张志宽介绍说,目前北京市已经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监管责任、综合监管责任、行业管理责任构成的责任体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中央厨房、食品现场制售、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监控等领域进一步明确了部门分工,消除了监管盲点。
  张志宽说,整顿工作中北京共取缔不合格生鲜乳收购站28家,制定了奶站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乳品按名录入市销售和每周质量安全抽检。同时,关闭设施不达标、技术落后、不符合规划布局的中小型生猪屠宰厂57家,保留的14家企业全都配备了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食品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两年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1.5万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