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6年前,他带领一名战士,将一座废弃食堂改造成了沈阳军区后勤史馆。从建馆至今,已有10万多人参观展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大校讲解员徐文涛
作者:王文郁
图片


    徐文涛大校(右一)在后勤史馆为参观者做讲解
■本报记者 王文郁
  今年1月,2010年度感动沈阳人物颁奖典礼在辽宁大剧院举行,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大校以“光照汗青”美誉荣获殊荣。据了解,徐文涛2004年担负起筹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任务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建成了一座史料翔实、内涵丰富、图文并茂的后勤史馆。6年来他为军内外1000多批、10万多人作过讲解,受到一致称赞。他所创建的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已成为辽宁省及沈阳市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他本人被聘为沈阳市国防教育讲师团副秘书长和多个部队、大中小学的德育教授和辅导员。4月21日,记者前往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采访了徐文涛。
  白手起家建起史馆
  记者了解到,3000平方米的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是全军唯一的战区级后勤史馆,有500多件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文物藏品和图片,向市民免费开放。
  60岁的徐文涛告诉记者,2004年年底,他辞去沈阳军区联勤部二分部副部长职务,受命筹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由于东北战区的特殊历史地位,沈阳军区后勤史既是东北战区党史、军史的缩影,又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时,没有展厅、没有文物、没有任何资料,只有一个废弃的机关食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文涛和一名战士,不到两年,白手起家,像燕子衔泥般一个字一个字地垒起了沈阳军区后勤65年的历史。
  2006年5月,徐文涛从报上得知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一位老工人保存着部分60年前我军保存军需物资的收条,他立即赶到老工人家,将11张珍贵的收条征集来,成为解读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深情的生动教材。听说沈阳收藏家詹洪阁有大量现代史料,徐文涛3次登门拜访,并请詹洪阁到史馆参观,令詹洪阁为之感动,从詹洪阁处征集到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疆域变迁图》和日本关东军绘制的《九一八事变战斗经过要图》。徐文涛还利用部队老首长的老警卫员等各方面关系,先后征集到了井岗山时期红军医院的伤票、针线盒等早期后勤军用文物,又与曾在东北工作过的部分国家领导人的子女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他们捐献的父辈们使用的文物。
  通过不断地集腋成裘,徐文涛为“嗷嗷待哺”的后勤史馆收集到了500余件珍贵文物,筛选出2000多幅珍贵照片。为了编好陈展大纲,徐文涛研读了百余本党史、军史、解放军战争史、抗美援朝战争史、沈阳军区史,及沈阳军区联勤部史和所属各团以上单位的历史,还有后勤人物的传纪资料,共几千万字。
  从2005年开始筹建,至2006年8月1日正式开馆,徐文涛用他军人特有能打硬仗的精神,在部队首长的全力支持下,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崭新的沈阳军区后勤史馆。
  精心讲解感动观众
  记者采访时,恰好遇到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的两位工作人员,前来联系有关参观事宜。徐文涛带领他们参观了史馆,对史馆的布局及部分展出文物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两位退伍军人出身的法院工作人员,对史馆的展品和徐文涛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赞不绝口。
  徐文涛告诉记者,开馆初期,史馆没有讲解员,观众来了,他只好亲自上阵。开馆以来,他没有休息日,不管是团队参观,还是慕名而来的个人参观者,哪怕是一个人,只要有人参观,他就随时接待。他给自己立的规则是“零拒绝”。“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感动教育一个人不容易,观众能够主动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不能怠慢。感动一个人,就可能会感动一个家庭;感动一个领导,就可能带动一个单位。我要让青少年学生一跨进史馆,就懂得珍惜幸福生活,长大报效祖国;要让年轻战士一跨进史馆,就懂得爱岗敬业,准备献身国防;让老革命一跨进史馆,就能找回青春激情。”徐文涛说。
  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徐文涛有不同的讲解艺术。当观众是党政机关干部时,他就重点介绍解放战争时期百万民众支援前线的史实,提醒人们要永怀对人民的感激之情;当观众是学生时,他就重点介绍反映列强侵略中国的《中国疆域变迁图》,提醒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虽然每次讲解要一两个小时,有时一天要讲好几场,累得我口干舌燥后背痛,但是看到观众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听到观众一遍遍热烈的掌声,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快乐。”徐文涛如是说。截至目前,徐文涛已为军内外到馆观众讲解千余场,受众10万多人。
  服务社会凝聚人心
  记者在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内采访时,还看到一些制作精良的展板存放在馆内一隅。徐文涛告诉记者,为了发挥史馆“红色家园”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做到“史馆不死”,常展常新,几年来,史馆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沈阳解放60周年等专题展。
  2010年8月到11月,徐文涛连续奋战近百天,成功举办了中华抗日英烈展和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展,并到沈阳市委、沈阳大学、雷锋中学、三台子小学、202医院、辽宁省图书馆等处巡展。他还征得沈阳军区联勤部首长的批准,成立了军营文化小分队,把史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到基层部队和大学去宣讲。几年来,小分队走遍了东北的白山黑水,为数十个单位、上万名官兵做了精彩讲座,送史到军营,送文化到军营。
  徐文涛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以及献身军史、贡献社会的事迹,在军队和社会上,获得好评如潮。2008年,沈阳军区为徐文涛荣记个人二等功;2010年,徐文涛又先后被授予辽宁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沈阳市拥政爱民模范和感动沈阳十大人物等荣誉。
  “原以为建史馆是个轻松的工作,实在没想到,这竟成了我晚年一个无法割舍的事业,不但激发了我的潜能,而且提升了我的人生价值。这些荣誉既体现了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和厚爱,也让我感受到奉献人生的快乐。”徐文涛说。(本文图片由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提供)
●相关链接
  徐文涛大家谈
■尉凤英(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课堂,徐文涛的讲解生动感人,独一无二。
■邢有福(大学生):徐文涛语言生动,幽默诙谐,但不失慷慨激昂,给人震撼,给人力量,给人启迪。
■葛江洋(老红军的后代):感谢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把后勤战线上的先辈们写进光辉史册,为他们找到了“家谱”,整理出了“家史”。
(王文郁/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校讲解员徐文涛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