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晓黎
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中,人和物正在依赖无线网络连接沟通,形成一个整体。通过社会化互动、智能化控制,整个世界将达到一个更和谐的状态。五颜六色的连接终端以及日新月异的垂直行业应用,必将开启这样一个时代。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的研究报告显示,新一代的数字原生代的态度,左右着未来整个信息行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将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为核心的信息来源、娱乐来源、购买决策影响力来源等等。这一切说明,互联网在数字原生代心目中已经成为必需品,任何不可连接的设备都会被时代淘汰。在所有通往互联网的道路上,终端将成为第一入口,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对整个互联世界的认知。
智能手机成移动宽带主战场
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出货迅速提升,已经成为移动宽带终端主战场。知名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比2009年同期增长50%。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在两年内超越个人电脑,这一切都意味着智能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普及降低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入门门槛,现在已出现价格低于100美元的Android智能手机。
根据第三方数据,我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2010年出货4000万台,约占国内手机销量的30%;其中Android应用平台估计占5%。研究公司预测,到2014年Android系统占智能手机中的份额将超过30%。
在应用方面,智能手机以及An-droid的快速推广也为手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平台基础。一旦Android与iOS(苹果操作系统)两大阵营形成,相关应用程序就会扩大受众群体,形成规模化效应,提高应用开发者的积极性。根据近期AndroidLib发布的统计数据,AndroidMarket(安卓商城)中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20万;而AppleAppStore(苹果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已经超过30万。
非智能手机同样有相关的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就是斯凯平台。针对国产手机开发的MiniJ应用平台,不仅有很强的硬件适应性,占用空间也比Java小得多,还可以在恶劣的硬件环境下运行MRP格式的软件。根据第三方数据,斯凯已经发展了超过4亿注册用户,其中有接近2亿活跃用户,移动应用软件的累计下载量超过36亿次。另有数家供应商也在国内同时推出类似平台。尽管低端手机还无法运行复杂的移动应用,但是已经打破“无应用”的局面,打通了低、中、高端手机应用平台及瓶颈,成为移动应用指数增长的奠基石。
Pad成连接数据终端典范
除手机外,iPad的推出再一次刷新了用户体验,给整个产业带来巨大震动。第三方数据显示,iPad在2010年的出货量估算到1300万。这样的混搭型终端产品(硬件软件平台像智能手机,移动性像电子书,性能像上网本,娱乐功能又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相类似),在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寻找到市场细分。虽然之前也有MID等类似的产品系列,但终究因为功耗、成本、体验等问题没有走向大众市场,而这次平板电脑的推出正好时机非常成熟,随后被那些不愿意承担市场培育费用的厂商跟风模仿。2011年必然是Pad之年,原因在于:网络条件具备:全球接近500个商用3G网络,3G用户已经超过7.5亿,用户随时随地的互联网生存方式已形成。足够低的成本:ARM核+Android操作系统,国内相对低端的产品成本可以控制在1000元人民币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大众化的价格区间。设备+服务模式在iPhone上成功实施可以将此模式顺利迁移到Pad产品。
2011年,人们将会目睹多种多样的Pad走向市场:一是平台分化,处理器Intel与ARM;操作系统iOS、An-droid、Windows、WebOS等;二是外形分化,10英寸、8英寸、7英寸、6英寸;长方形16:9及4:3、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双屏、侧滑盖等等;三是功能分化,加入手机通话功能、摄像头;读书Pad、音乐Pad、游戏Pad、车载Pad、点餐Pad、违章停车处理专用Pad(可拍照、登记罚款等)乃至万能Pad等等,用户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未来几年内,终端之间的界限将被彻底打破,所有纷争都将消失在点触屏幕的指尖。留给用户的将只有一个共识,即没有连接与服务的终端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