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个“苹果”引发的血案
作者:岳纲举


      日前有媒体发布了 “北京三里屯苹果店发生冲突4人受伤”的报道。报道称:“5月7日下午,北京三里屯苹果店门前一度发生混乱,部分顾客与店员发生肢体冲突,有4人受伤并被送往医院救治。现场目击者称,排队过程中有人插队引发现场局面混乱,保安在维持秩序时与人群发生肢体摩擦,随后苹果店中走出一名外国男子殴打其中几名顾客后返回店中。现场排队人群要求进入店内寻找打人者遭到保安阻拦。在双方冲突中,苹果店钢化玻璃门被挤倒并摔碎。”
  关于此事,网上议论很多,谩骂者居多,但理性分析却很少。苹果产品就是一部手机、一台平板电脑,都不是吃穿住用行的必备品,究竟它有什么魅力,能让购买者大打出手?
  问题很简单:究竟是谁在排队买苹果产品?他们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买?
  排队买苹果产品的人主要是两类,“果粉”和“黄牛党”。
  “果粉”,是对苹果产品热衷的数码用户,他们大部分是从iPhone开始接触苹果产品,通过情感认同再延伸消费到苹果的电脑、iPod、iPad等等,同时再把这种对苹果产品的认可去感染周围的人群,“果粉”们历来以其执着而著称。
  “黄牛党”,据说原本是上海滩的特色,已有两个世纪的发展史。昔日的“黄牛党”所从事的是被过度分化的中介行为。就现象而言,它被定义为“恃气力或势力,采购物资及票务凭证后高价出售以图利”。
  这两类人购买苹果产品各有所图。
  据说“果粉”购买苹果产品后能得到一种心理满足。苹果产品很拉风,尤其是当周边的人还没有的时候,自己拿着一个这样的产品在地铁或者公交上出现,无疑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就像大哥大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一些小老板拿着大哥大拼命往人堆儿里扎,大声喊着讲话,他其实不是在讲给通话的对方,是在提醒周围的人自己在用大哥大。
  “黄牛”的心理更简单——赚钱。赚谁的钱?急着买苹果产品的“果粉”的钱。如果没有那么多执着的“果粉”排队,就没有“黄牛党”存在的空间。所以,“黄牛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搞乱市场,雇人排队,造成缺货的假象,“果粉”们很着急,就加价买吧。
  两种都需要苹果产品的人,抱着不同的心理,来争夺苹果公司或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紧缺的iPad2,在排队规则被破坏的情况下,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iPad就是一个3000多元的平板电脑,不是一辆法拉利,买不买iPad实际上跟有钱没钱真没多大关系,在当下中国的城市消费群体中没有几个人买不起,这只是一种潮流,它只跟每个人的消费观和消费理念有关。常常是有钱的图实用,没钱的图花样。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苹果迷们都已经入不敷出。在调查中,有1/5的iPhone用户称他们的主银行账户几乎常常处于透支状态。所以,有台iPad说明不了什么,为台iPad发生血案就更不值得了。 (岳纲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苹果”引发的血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