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电信服务消费提示
手机上网小心陷阱
作者:李建


  本报石家庄讯(记者李 建)日前,河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根据今年以来电信服务消费申诉举报分析结果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选择电信服务要科学、理性,要明明白白消费,避免掉入陷阱。
  今年以来,河北全省12315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有关电信服务申诉508件,网络接入服务326件。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
  一是有些业务不请自来。一些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是免费试用某项业务后,在没有要求开通此项业务的情况下,被强行订制相关业务;
  二是手机上网计费不透明,没有上网流量提醒或者提醒不及时,话费不知不觉被扣;
  三是手机增值服务不到位。一些服务提供商为消费者开通业务后,未按照承诺为消费者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四是服务开通办理容易,服务停止办理难;
  五是宽带网络服务不稳定,信号易中断。出现故障报修时,售后服务不及时。
  对此,河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注意从以下5个方面维护自己的权益。
  1.购买手机要讲求实际。不要被华而不实的功能和花哨外形蒙蔽双眼,特别要谨慎对待功能多而全、价格便宜的手机,这些手机往往内置软件丰富但不实用,甚至是吸费陷阱,容易因操作失误导致话费被扣。
  2.科学、理性消费。手机的基本功能是通话,除此之外的服务,如手机报、彩铃、上网服务等,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果确实需要,则要认真、谨慎,不要盲目赶时髦。
  3.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在选择手机增值服务时,要详细了解该服务的相关内容,如收费标准,服务起止时间,业务取消方式,有无特殊规定等信息,认真签订相关协议,不要马虎行事。订制相关服务后,应经常核对业务账单、收费详单等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手机上网小心陷阱。在使用手机上网之前,消费者首先应了解自己手机的功能,学会如何上网,熟悉并有效管理所用手机的上网应用程序,以免因误操作而产生相关费用。另外,谨慎对待免费网站,不轻易点击收到的网址链接或回复信息,谨防话费悄悄透支。由于手机上网功能复杂,界面花哨,建议不能熟练掌握手机上网功能的消费者,不要开通手机上网业务。
  5.经常保持防范意识。一些免费试用业务,当免费试用期过后,在没有确认订制此项业务的情况下,如果仍享受该服务,消费者就应当警惕,查询是否被强制订制了此项业务;
  6.依法及时维权。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手机客服中心解决,如不能解决,可向12315申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手机上网小心陷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