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方
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国人汽车消费已从大车情缘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够用就好,一是更加注重功能。这两种消费趋势,说明国人汽车消费开始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注重自己的实际情况。随着城市道路拥堵的日益严重、停车收费愈趋昂贵,中国消费者购车用途向休旅方向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朗。这种转向基本符合国际汽车消费的发展规律。
那么,汽车休旅化消费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轨迹?一直关注家用车型消费趋势的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王春燕认为,目前家用车主导车型已转向都市型SUV、家用型MPV和Cross车型。这类家用车多以一家人外出自驾游为诉求,而非以上下班代步或公商务使用为主。
其消费特点,一是普遍具有大空间,二是这类家用车本质上属于交叉车型,兼具MPV的大空间、SUV的良好通过性以及轿车般的舒适和操控性。其主要涵盖的类型包括:以CR-V为代表的都市型SUV,以普力马为代表的家用型MPV,以CrossPolo为代表的轿车化Cross车型(轿车直接升级的Cross车型),以逍客为代表的SUV化Cross车型。
家用车阶段性变化
王春燕认为,我国汽车消费呈明显阶段性特点。1949-1970年代末,计划经济时期汽车主要是公务用途,象征着地位与等级,代表为红旗、皇冠等。1980-1990年代末,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合资时代来临。以普桑、捷达、富康为代表的家轿先导出现,车型也逐渐丰富,从凯越、伊兰特、福克斯到后来的速腾——家轿逐步普及,且自主品牌发展迅速;普力马和本田CR-V等完全定位于家用的车型的上市,意味着家用车市场开始兴起。
从2000年到现在,合资逐步完成,自主品牌兴起,家用车车型极大丰富,时尚和实用相结合,让消费者“感受精彩生活”。如今,Cross风潮的兴起及FUV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差异化营销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市场求新、求异及更多追求精彩户外生活方式的需要。
多元化发展
伴随着家用车的兴起和发展,家用车市场也在逐步细分和多元化,从最初单一的都市SUV和家用MPV,逐步产生了Cross、FUV等车型。市场初期,家用车市场只有家用MPV和都市SUV,且车型较少;2006-2007年,伴随着日产骏逸和福特S-MAX的上市,家用车细分出休旅车和SAV市场;2007年开始,cross车型风潮兴起;广汽丰田的逸致提出FUV的概念,集各种功能于一体。
由MPV衍生出的家用车车型数量增长迅速,并衍生出更多的家用车细分市场。
2001年,由MPV衍生出的家用车仅有2个车型,但2010年后,车型增长到近20个。家用车车型的外观更具时尚、更趋轿车化;以新一代普力马为例,底盘高度有所提高,兼具了城市SUV的良好通过性。2001年普力马上市以及2004年途安上市,拉开了家用MPV市场的序幕;2006年东风日产推出骏逸,定位在“随心空间休旅车”;2007年福特S-MAX作为轿车化的MPV上市,代表了集运动和多用途型于一身的SAV(高性能运动型多功能车);2009年末及2010年新一代家用MPV新普力马和新途安上市,外观更趋流线型和轿车化;2011年,广丰推出FUV车型,兼具MPV、三厢轿车及城市型SUV等优势,能满足家庭多方面需求。
由SUV衍生出的家用车车型数量增长同样迅速。2004年由SUV衍生出的家用车仅有3个车型,2010年,车型增长到近20个。
都市型SUV和Cross车型也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从“方盒子”外观的切诺基到流线型的CRV,市场更为青睐都市型的SUV,尤其是拥有轿车化的靓丽外观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的车型;Cross车型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家用车多功能性的需要。
未来市场更细分
从消费需求来说,市场需求为家用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王春燕预计,未来家用车市场仍将进一步细分。
一方面消费者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外出休闲的刚性需求,因此日渐形成小车上班代步+大车户外休闲的消费模式;“80后”生育高峰已经来临,他们普遍具有4+2+1的家庭结构,需要一辆大空间的车型,因此,多功能的家用车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功能上都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此,家用车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且随着需求的变化会进一步细分。但是基于消费者的认知和竞争状态,家用车市场同样面临挑战,比如家用车较高油耗、大尺寸造型,不适合上下班代步及城市拥挤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