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外教国籍不符约定 网站是否构成欺诈
作者:郑梦超
图片


    谢正军/图
———◆提 问◆———
  今年4月,张先生通过网络搜索到一家介绍外籍教师的网站,便打电话咨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王小姐介绍了该网站情况。张先生请该网站帮忙找一位外教学习英语,他要求对方是美国国籍。
  次日,张先生便收到一份外教的简历,她叫Yanna(亚娜),“国籍”一栏写明是美国。次日,张先生见到了接电话的王小姐。在确认外教是有专业资质的美国籍教师和相关退款条款后,杨先生签了协议,并刷卡支付25480元学费,购买了98个小时的课时。
  第一次上课比较顺利,第二次、第三次上课时,张先生发现外教所说的英语并非纯正美音。张先生叫来英语专业毕业的好友和Yanna聊天,确认她是俄罗斯国籍。张先生认为被骗了,要求该网站退还2万元学费,对方不同意。
  张先生想问,网站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他能否要求对方加倍返还自己的学费。
———◆回 答◆———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百党表示,网站的行为已涉嫌欺诈,张先生可以要求对方加倍返还其支出的学费。
  王百党说,上述纠纷中,外教国籍是合同约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张先生已支付学费的情况下,网站应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如实提供相应服务。因网站提供的外教是俄罗斯国籍,与当初双方约定的教师的国籍不符。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张先生如能够证明其在与网站形成合同关系时要求外教是美国国籍,那么网站的行为则涉嫌构成欺诈,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按《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张先生可据此要求网站退还购买服务所支付的价款即学费,并要求其加倍赔偿。 (郑梦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法制之窗】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外教国籍不符约定 网站是否构成欺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