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民警在整理收缴的高考作弊器材 (资料图片)
6月4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警方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打掉了一个高考作弊的犯罪团伙。而令多数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犯罪团伙的主犯,竟然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那么,是什么让他在对高考舞弊全国一片喊“打”的背景下,仍选择以身试法?
高科技作弊团伙主犯竟是在读研究生
5月27日,梨树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民警接到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教师的举报,说有人用同一个手机号码,接连给该校两个高三班级的30多名同学打电话,称卖考试作弊器材和高考答案。这些人在电话中说,他们的作弊接收器每套售价1000元,在高考过程中,他们将通过作弊器给考生传递答案,如果考生成绩过本科线,他们将收费2.5万元,考入重点高校则收费12万元。
据梨树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案件中队中队长刘永凯介绍,这个举报立即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们为此专门成立“5·27”案件侦破组。6月4日凌晨,经过缜密调查,干警们在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镇的一户农民家里,将正准备销售高考作弊器材和试题答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然而,一个我们都没想到的情况出现了——这个犯罪团伙的主犯竟然是一名还在读书的研究生。与他同时被抓获的其他两名犯罪嫌疑人,一人是他的女朋友,另一人是他大学同学亲属的女朋友,还有一人徐雷目前在逃。”刘永凯说,这名叫孙鹏的犯罪嫌疑人今年28岁。
暴利让象牙塔内学子迷失自我
眼前的孙鹏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说话时语气不高不低,令人很难将其与作弊团伙主犯联系起来。两年前,孙鹏在长春一所大学毕业后,以高分考上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生。
被抓后孙鹏表示,本科毕业后,他本想通过关系在北京找份工作,结果工作没办成,还花了家里不少钱,这让他觉得很有压力。“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为了筹集学费,家里用楼房作抵押贷了款,这就更让我着急了。”孙鹏说:“读书期间,我经常琢磨怎么能快速挣钱,好把欠的钱还上。所以,当了解这事有暴利后,尽管明明知道违法,但我还是决定试试。”
今年3月,孙鹏在经过仔细调查,到深圳花4000多元钱,购买了包括车载台、屏蔽仪、金属探测器,以及可以放在考生耳朵里、腰部的一些声音接收仪。之后,他来到梨树县,通过当地一名教师,得到了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部分应届考生的名单和电话号码。然后,他让另一名同伙徐雷给这些学生打电话,声称可以为他们提供作弊器和高考答案,如果成功将向考生收取一定费用。
“他利用自己在高校的便利条件,组织了一些学习好的大学生,计划从网上购买高考试题,让这些学生答题,然后再用发射器传给购买接收器材的考生。”刘永凯说,在干警们将犯罪团伙成员抓获当天,这些人一直在调试安装设备,并已与多名负责答题的人进行了沟通。“他们的所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经有4个家长向他们购买了作弊器材。”“我现在非常后悔,这都是利益的驱使。”孙鹏说。
打击高科技作弊行为各地须出重拳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加大对高考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出重拳,打掉了一批利用高科技手段组织舞弊的犯罪团伙。尽管如此,各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考作弊的犯罪团伙仍层出不穷。“现在,仍有相当多的人还在利用这种手段牟取暴利。”刘永凯说,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利益的诱惑,而家长和考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也进一步为这些人创造了市场,助长了这种违法行为的产生。
据警方介绍,当前的涉考作弊犯罪呈三大特点,一是获取暴利;二是利用高科技诱导考生,推销方式多样;三是大学生参与较多。“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而利润高,是这类犯罪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刘永凯说,想最大可能地消除此类犯罪,就需要尽快从加强人防、技防入手,加大对无线电市场的管理力度。从源头上加强对生产和销售无线电作弊工具的管理,是打击高科技作弊犯罪的重要一环。他表示,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只有加大对违法犯罪者的打击力度,使不法人员不敢参与此类违法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压缩高科技作弊器材市场。
(马 扬 姜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