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北四部门联合发布警示,提醒大中专师生和家长——
警惕五大传销陷阱
作者:杨守勇 白林


      本报石家庄讯 暑期临近,大中专院校学生及毕业生成为传销组织诱骗的重点人群之一。日前,河北省打击传销办公室、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警示,提醒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警惕五大传销陷阱,提高3种能力,坚决抵制传销行为。
  需要警惕的五大传销陷阱:
  一是警惕以求职招聘为诱饵的陷阱。传销组织者利用毕业生急于就业的心理,以介绍工作、高薪诚聘、扩大就业、勤工俭学乃至网友邀约、假期旅行等引诱学生前往传销窝点后,胁迫或诱导其参与传销。
  二是警惕以概念运作为幌子的传销陷阱。近年来,传销组织在骗人加入时,变换了很多时髦的说法,例如:鼓吹加盟连锁、人际网络、网络销售、框架营销、连锁销售、电子商务、资本运作等,以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经济理论、科学营销手法欺骗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加入。
  三是警惕以心理诱导为手段的传销陷阱。目前,传销组织对人员精神控制的能力不断加强。被骗人员一旦误入传销组织,其组织者就会按照排练好的“戏码”,逐步主导被骗人员心理,使其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动到主动。
  四是警惕以网络营销为名的传销陷阱。互联网传销当前十分猖獗,组织者或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销实物产品,靠发展下线盈利,或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来给予佣金回报,或是提出所谓的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模式,欺骗性更强、危害更大,且发展迅速。
  五是警惕异地传销活动。传销组织往往采取异地传销的模式,以更有效地控制被骗人员。
  为此,河北省四部门建议大中专学生需要提高3种能力:
  一是提高识别传销的能力。积极学习禁止传销基本常识,能从组织者天花乱坠的解说中准确识别其拉人头、发展下线的实质,坚决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
  二是提高自救的能力。一旦误入传销组织,保持冷静,避免与传销人员正面冲突,在确保自身安全下争取逃脱,要注意搜集传销有关情况,并适时向工商、公安部门举报。
  三是提高正确择业的能力。应仔细鉴别招聘信息和招聘公司的合法性,尽量通过正规途径获取信息。加强个人信息的保密安全,不随便提供证件信息。遇有招聘或实习单位要求交纳费用的,因坚决抵制,必要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杨守勇 白 林)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警惕五大传销陷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